二 文法教法
文法一科,其重要固如是矣,而在师范生则愈形重要。任小学教师,所最当置意者,儿童之了解课文也。初级小学为语体,其用尚少。高级则言文相杂矣。一难解之句,以文法析究之,乃泛常之语耳。儿童之能通与否,造端乎教室之讲解。此其事极重。故师范学校必通文法。依六师《课程纲要》,文法于前期第一、二年授之。其旨趣云:“依照学生前此国语之程度,授以语体文法全部,以整齐固有之知识,使发语临文咸得有所裁正。更进授文法之概要,使领悟言文之异同,期于应用正确。”准此规定,是文法及语法,俱师范生所应知也。
然吾侪对于文法,觉视语法尤为急务。何则?语法者,少而习焉,异日同趋。验之众人,而莫不合。里谚方言,有不协于大群者,常自然归于淘汰。虽暂行,不及远也。彼京本小说、京剧口白以及通都大邑所用之官话,何一非良好之语法范本。虽间待整理,其易可知也。至于文法,虽古昔之所共喻,而今则与白话大相僻驰[5]。故前者承乏省立八中,常以文法为低年生倡。计吾侪所共撰者,有《文法述略》一卷(未完稿)。南所自撰者,有《文法概言》一卷。皆称举大凡,归于简要。其例句即采诸已授范文之中。其中难明之理,不惮覙缕,弗肯函胡[6]过身,以蹈虚设此科之失。入师范后,语法文法皆立学科。南授前期国文,于语法主于挈要,故采用《白话文文法纲要》一书(陈浚介编,商务印书馆出版)。于文法则择其简要明晰,无东籍牵附之失者,故以《新体国文典讲义》为课本云。(俞明谦编,出版处同上。)至参考善本,则马建忠《文通》章士钊《中等国文典》、陈承泽《国文法草创》(并商务出版)皆可用也。
此犹但就文法之专时言之也。若乃教授范文之际,不拘其时文法之有无,苟有可言,莫不随时指授,以见法之与文,相关如此,非若空说之不切实用。此之为教,视专授文法,效率尤宏,兴致尤暀。盖学科虽个个单立,其实则相涉者为多。自世儒不重文法,习之者又弗能深究义例。偶任是科,急遽苟且,卷终语灭,不求旁证。故文法自文法,范文自范文。若是者,虽设是科,于学者不能有所益也。呜呼!学校之内、但设科目而鲜实功,夫岂仅文法为然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