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 毛 序
2025年08月10日
稻 毛 序
适如个人之有个性,民族亦有民族性。民族性之特色,虽表现于各种之方面,然国语正为其主要之一方面。事实上,国语之优劣,即民族性及民族文化之优劣,德国的哲学家斐锡脱[1](Fichte)在其名讲演《告德国国民》中云:“唯原有国语之国家,才是真正有价值之国家。”真是说得极有道理的。因此,注意一国文化之兴隆者,非对于国语之爱护,及其发达,善尽其力不可。而国语教育所负使命之所以重大之理由,即在于此。
中华民国人,从古以来,就有一种独有而优秀之国语,然因中国版图广大,动辄足以阻害国语之统一。故欲图国家将来之健全的发展,必须尽力谋国语之统一与进展,此所以在现代中国国语教育之研究,更具有特殊重大之意义也。
袁哲学士,对于此点,素所注意;于国语教育,研究已久。及负笈东来,一面亲叩斯道专门学者之门,重加商讨;一面普遍涉猎日本及欧美之文献,精思深究,遂著成此《国语读法教学原论》一书。当阅读其论稿时,知其所说,适切新颖,尤其是书中所主张之“全文法”,作为国语读法之指导原理,具有极大之价值,余深信此书对于中国教育界,可有极大之贡献!余亲与学士研钻年余,至今闻其书即将付梓,实欣快难以自禁!故特草此小序,以壮本书之刊行,并切望学士继续研究,更求精深也。
辱知
稻毛诅风
于东京
早稻田大学
昭和十一年[2]四月二十七日
[1]斐锡脱:指德国哲学家Johann Gottlieb Fichte(1762—1814),今译为“约翰·哥特利勃·菲希特”,1807年发表了著名的《对德意志民族的讲演》。(编者注)
[2]昭和十一年:即公历1936年。(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