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标点符号研究

三 标点符号研究

标点符号之入中国,殆始于教士之译印《圣经》。

《新约圣书》凡例——圣书公会官话和合本。

书中的圈点,是要将意思更显亮。所用的诸点式,都摆列如下:

凡一句而意思不全者,就用尖点“、”。

凡一气而意思不全者,就用圆点“.”。

凡一气或数气而意思已全者,就用小圈“。”。

凡引证话,就前后加双钩,““””名叫引号。

凡申明话,就前后加括弓,“()”名叫解号。

每逢字旁有小点“……”,是指明原文没有此字,必须加上才清楚。这都是要叫原文的意思更显明。

其例中所谓尖点者,今之点号。圆点者,今之分号。小圈者,今之句号。引号解号,今称引号夹注号。今教育部所颁新式标点符号,除五种外,尚有冒号、问号、惊叹号、破折号、删节号、私名号、书名号,等凡十二种。

今按西洋标点之设,即吾国儒先所谓章句之学也。句号,我之所固有。点号,则我之读,所谓句心也。夹注号,我常以双行小字当之。私名号,我以单线标人名、双线标地名。书名号,我则刊以阴文,或以六角体界其字。是皆文中所必具,阙焉,则义晦,故我有之。若夫分号,例施于读之长者,或句短而意未尽者。此两者,我概以句号当之。于文法诚有未叶。然短句虽意未尽,固已成句者也。彼以短句而用分号,则读之长者,为与读时气息停顿一致计,即用句号,亦安见其未可。至于冒号及破折号,文法上关系极小,即以点号代之,尚不致生若何之疑问。问号、惊叹号,第以表情。句中之询问代字,传疑助字及叹字等,足显其旨,亦非必要。惟删节号,因前此所无,凡前人引用成句,有所省略,恒不得知,断须仿为。引号以表原句之起讫,亦须有之乃善。是则我所需者,仅七种耳(句号、点号、引号、夹注号、私名号、书名号、删节号)。而除删节号外,又皆我所夙具。夫天下之至赜,惟至简者可以御之。彼西文之标点符号,其繁达十二种。窃谓权其要而用之,此七种者,足以济用而有余矣。彼圣书公会,刊行华文《圣经》,而但用符号五种,其亦深识吾国之国情也夫。

[1]葛郎玛:即希腊语“文法”的音译。(编者注)

[2]《经传释词》:清代王引之所撰解释经传古籍中虚词的专著。(编者注)

[3]《助字辨略》:清代刘淇所著研究古籍虚词的书,其中所收单字,除同音相通者外,有476字,较之王引之《经传释词》的160字,几乎有近3倍之多。(编者注)

[4]《古书疑义举例》:清俞樾所撰的训诂学专著。书中涉及文字、音韵、语法、修辞、词汇、校勘、句读、句段、篇章等方面的内容,包括了训诂学的方方面面。(编者注)

[5]僢驰:僢(chuǎn)同“舛”。本义为两足相背,此为背驰也。(编者注)

[6]函胡:含糊也。(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