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合阶段中之作业
第一项 全文之朗读
前面曾经说过,全文法之教学过程,是先由全体之概观,而进于部分之分析,再进而至“主客合一”的或“主观之客观化”的“总合”的全体上面的。所以读法教学之实施,既经全文之概观,而达“结构之探究”“词句之解释”“文字之学习”的各阶段,则进一步自应再转至“总合”之阶段,而进行其真正之文章理解的所谓“体验”了。在此“总合”之阶段,其所实施之最重要的方法是朗读,其次是抄写与默写。故本节拟即将此三者分别加以叙述。
关于朗读,拟分“朗读之概念与目的”“朗读与欣赏教育”“朗读之种类”“朗读之原则”等五项,加以论述:
朗读之概念与目的
朗读之实施,不仅是须将语言之意义发表出来,使听者充分地了解,而且是须发表出来,使听者同时感受到语言之“力”“美”与“协调”,换句话说,朗读乃是将语言文章正确而有趣地发表出来,或诵读出来的一种方法。也可以说,朗读是使他人听起来很容易了解的,而且是很有趣味的那样的朗声诵读。
按上所述,可知朗读乃是将用文字表现着的思想感情,借声音表现出来的一种手段,朗读既然是一种借声音表现思想感情的手段,所以在朗读实施以前,必须对于文章之内容的思想感情,有透彻之了解,因此,朗读之作业,放在读法教学过程中之“总合”的阶段中进行,是极妥善的。
与朗读相反对之作业是默读,默读是一种以个人探究文意的作业,而朗读是共同作业的一种,所以在学级之作业上说起来,朗读可用于文意之检讨,可用于结构之探究,亦可用于词句之解释,但大多总是用于文章之思想感情(内容)已经了解之后的。换句话说,普通朗读总是在文章教学之分析的作业告一段落以后,作为一种总合或整理全文的作业而进行的。
朗读与欣赏教育
在这里所说的欣赏教育,是指文章之形象,充分表现于读者之心灵之中,读者对于文章之美妙,发生一种沉醉的心理现象而言的。吾人诵读文章,对于文章中之事实,好像实际经验到的样子,仿佛映现于眼前,而使吾人心境上发生快感和满足,这都是朗读文章,对于文章之美妙,发生沉醉的心理现象的事实。所谓文章之欣赏(appreciation),就是指朗读文章而达到这一种的境地而言的。而所谓欣赏教育,是指读者沉醉于作品之美妙之中,而受文学的陶冶而言的。换句话说,欣赏教育是指借作品之深刻而高尚的感动与印象,而培养读者之审美的情操教育而言的。
就大体说起来,足供欣赏的作品,是文艺的作品,就是诗歌、神话、物语、传说、谜语及小说、戏本等。至欣赏之对象,普通都认为是“形象”,此所谓“形象”者,乃是在内容形式一致之境地中,作者之姿态,所活动着的一种景象。像这样可供欣赏的作品,感情的文章,较理智的文章为多,所以为朗读而选择的作品,差不多可说是感情的文章。
朗读之种类
朗读之最重要而较普通者,可有下列两种:
一、正读 正读以思想之正确的发表为目标,适用于科学的文章之教学。在此种正读实施的时候,教师务须注意指导学生清晰的发音,及正当的词句的调子、抑扬及语势等。
二、美读 美读之实施,不仅在传达文章中之思想,而同时须表现出文章中之个性与情感。换句话说,美读的发表,必须有明确的发音,正确的理解及浓厚的兴趣等。
朗读之原则
朗读之原则,可介绍其重要者十五条如下:
一、朗读以前(试读不在内),须彻底了解字句及全文之意义。
二、朗读一个句子时,应以“词”为单位,不应以“字”为单位。
三、朗读须依照口语的自然声调,韵文应像吟唱歌曲,散文应像演说报告,戏文应像对话说白。
四、朗读的音,应该用国音;读的声调,应该用国语的声调。
五、朗读应根据句中各种不同的词性,及各个词在各该句中组织上的关系,而异其读法。
六、朗读应根据语句不同的性质,读出不同的情调,例如读命令句,声调须爽朗,收音须急速等。
七、朗读应根据文章的性质,而确定其调子,例如激烈、和平、悲哀、快乐等性质的文章,均应异其诵读之调子。
八、朗读应根据文章中之位置,而变异其读法,例如文章中之重要的地方应重读;各段落间须稍加休息;诗歌韵文,读到叶韵的地方,应重读而拖长等。
九、朗读时如有错误发生,切勿立时更正,断其进程,应待读完全课后,始提出讨论或更正。
十、朗读时的声音,须清楚高朗,但不宜用力直喊,以全体同学能听清为度。
十一、朗读时应指导儿童读至上一句时,两眼视线,就应移至下一句,练习既久,即可增进其速度。
十二、朗读以后,应有批评订正,遇必要时,即有教师示范朗读。
十三、朗读练习,应多变化,通常所用的方法,有低音读练习、高音读练习、对读练习、伴读练习、表情读练习、审美读练习等。
十四、朗读时应注意头部的正直,及身体的姿势(改除动摇头部、躯干或下肢的恶习)。
十五、朗读时应注意学生取书的姿势,不可太近,亦不可太远,应稍倾斜,书面与两眼常保持尺余的距离。
第二项 文章之书习
书习之意义与种类
“书习”一词,英文为Dictation,德文为Diktat,法文为Dictée,日文为“書取”,我国亦有译为“默写”者,但与原意稍有不符,故本书拟名为“书习”。
“书习”之实施,在利用书写,而熟习文章中之形式与内容,为读法教学过程中之“总合”的阶段内,所必须实行的作业。据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教授入泽宗寿博士在其所著《教育辞典》中解释“书习”之意义如下:
“书习是使儿童书写单字、语句、文章等的方法,其实行之目的在使儿童记忆单字、语句及文章,或考查其记忆单字、语句及文章的程度。其种类有二:一曰视写,一曰听写,视写是通过儿童之视觉,而书写单字、语句、文章的方法;听写是通过儿童之听觉,而书写单字、语句、文章的方法。普通所常行者,乃是听写。”
按此解释之内容,可知“视写”书习,即为我国国语读法科作业中之抄写练习;“听写”书习,即为我国国语读法科作业中之默写练习。兹即分别将此视写与听写之功用,及其实施之方法,叙述于下:
视写之功用与方法
视写(抄写)之功用,在使儿童熟记单字、语句及文章,而尤其对于单字之认识与熟记,帮助极多,故视写在小学读法科中,无论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均极重要。其实施之方法,可有下列各种:
一、难字视写——凡课文中难字特多的,即重难字视写。视写以每字多写几次为主。
二、要句视写——课文长的,不便全文抄写,即用要句抄写的方法。
三、全文视写——课文短的,应抄写全文。小学低年级中如有余时,可将课文多抄几遍;高年级除抄课文外,更当注意句读的抄写,及速率的增进。
又视写时为增加兴趣起见,可用比赛法,鼓励各人努力从事。视写之错误,应为订正。其成绩应编成统计,并绘制图表,以作进步之比较,或备日后之参考。
听写之功用与方法
听写(默写)之功用,在考查儿童记忆单字、语句及文章之程度,同时对于单字、语句及文章之记忆,亦极有帮助。听写之方法,应由教师读一句,儿童听写一句,或遇对答课文时,由教师读出问句,儿童默出答语,而不当由儿童自己默写全文(但极短的韵文除外),吾人顾名思义,可知所谓“听写”者,乃系“笔录他人之所口述者”,如由儿童自己默写全文,则与“听写”之原意,亦相违背矣。听写之结果,可由儿童自己调换校阅,一则可省教师时间,一则可使儿童多习一次,是一举两得的办法。如欲比较前后成绩,检查各人有无进步,可将各人错字的数目,汇立一表,编成统计,互相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