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法教材之性质与价值
读法教学之目的,在培养儿童之读法能率及其阅读兴趣,但欲培养儿童之读法能率及其阅读兴趣,决不是不顾及儿童之程度与兴趣,及各种教材之本身的特性及其客观之价值,任凭教师随意将各种教材供给儿童阅读,而能达到其理想之目的的,所以研究读法教学,必须将各种读法教材分别详细研究,俾得明白了解何种教材具有何种特性,含有何种价值,适于何年级儿童之阅读……如能如此认识各种读法教材之性质与价值,则读法教材之编选,才可不致陷于错误;而读法教学之改进,亦可较有把握矣。故本书拟将诗歌类、故事类、剧本类、普通文类、应用文类等五种读法教材之性质及价值,分别加以详细之研究:
第一项 诗歌类读法教材之性质与价值
诗歌类读法教材,包括儿歌、谜语、童谣、民歌、杂歌及新诗旧诗等数种,兹即分别叙述于下:
(一)儿歌 儿歌是儿童或成人本着儿童口吻所创作出来的一种歌辞,其中或含有一种意义或不含什么意义,可任人自由。包括急口令等,以低年级和中年级儿童阅读或欣赏,较为适宜。兹即举三例于下:
(甲)《外婆桥》“摇摇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给我糖一包,果一包,叫我拿着回去慢慢跑”。
(乙)《急口令》一“丁铃铃!丁铃铃!高高山上一条藤,藤条头上挂铜铃。风吹藤动铜铃动,风停藤停铜铃停”。
(丙)《急口令》二“一个驼子,挑担螺丝,一个胡子,骑只骡子。胡子的骡子,碰翻了驼子的螺丝。驼子扭住了胡子的骡子,要胡子赔还驼子的螺蛳。胡子不肯赔螺蛳,驼子不肯放骡子。胡子打驼子,驼子打胡子”。
(二)谜语 将习见的具体事物,用语言或文字,说成或写成抽象恍惚的东西,给儿童去猜想的,叫作谜语。有物谜、字谜、诗谜等数种。其特性在能启发儿童的想象,及增进儿童的思考能力。惟小学以用物谜为宜,因较易猜想。兹举数例如下:
(甲)“手指”的谜语:
“大的分两段,小的分三段。的立笃落算一算,四七廿八段”。
(乙)“眼”的谜语:
“日里忙忙碌碌,夜里茅草盖屋”。
(丙)“日”的谜语:
“早起像只红脚桶,吃了中饭暖烘烘”。
(三)童谣 《尔雅》云:“徒歌曰谣”,所以童谣,即是民间流传的一种儿童口头易唱的歌辞。惟童谣与儿歌稍有不同,儿歌之歌辞,为儿童所自造,或本成人所作,而儿童歌之者童谣则为成人所作,而供儿童唱念者,这类文学,大都含有讽刺的意味。兹举三例如下:
(甲)“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录《史记》)
(乙)“花喜鹊,尾子长,聚了妻子不要娘。娘说话,就动气,妻子说话就如意。”(录《儿童歌谣》)——大东出版
(丙)“麻姐姐,满地滚,只怪哥哥不买粉;买了粉,不会搽,只怪哥哥不买麻;买了麻,不会搓,只怪哥哥不买锅;买了锅,不会烧,只怪哥哥不买刀;买了刀,不会切,只怪哥哥不买笔;买了笔,不会写,只怪哥哥不买伞;买了伞,不会撑,只怪哥哥不买灯;买了灯,不会点,只怪哥哥不要脸。”(录《儿童杂志》高级第三期)
(四)民族 民歌是民间流传的有趣味有意义的歌辞,如山歌小曲等,富于地方色彩。此种文学作品,人们有时本着民俗的口吻而创作,多含有讽刺某时代或某事件的一种寓意。亦举数例如下:
(甲)《荆州记》载《黄牛滩》的民歌:
“朝见黄牛,暮见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
(乙)吴县《做春梦》的民歌:
“今年望的明年好,明年望的后年好,到了后年仍不好,着一件破棉袄”。
(丙)《太阳光光》的民歌:
“太阳光光,照在东方。家家女儿爱梳妆。大姐挽个蟠龙髻,二姐插对金凤凰。朝不做,夜慌张,三顿茶饭忙煞懒姑娘”。
(五)杂歌 杂歌如早会歌,远足歌、运动会歌及各种纪念日歌等,意义显然,无待说明,亦不举例。
(六)旧诗与新诗 诗分旧诗与新诗两种,新诗是一种用意较深的叶韵或声调和谐的歌辞。旧诗是一种守着一定规律的叶韵的歌辞。旧诗应选择其意义浅显文体浅白者,新诗亦应选择其能适合儿童心理者。此种文学,用于儿童,以描写自然现象者为宜。新诗按其深浅,中年级以上均可适用;旧诗则仅可供高年级儿童之欣赏。兹将新诗与旧诗,各举一首于下:
(甲)新诗——《花的嫁娶》:(吴研因作)
“南一家,北一家,两家男女都叫花。花姑娘多美丽,花哥儿也不差。两个长得一般大,一个娶亲一个嫁。蜂大爷和蝶大姐,来做媒人传说话。甜蜜酒,请朋友,蜂爷蝶姐喝一口,带着花粉两家走。传花粉,入花房,花哥花姑结成双。不多几时生儿女,东一行又西一行”。
(乙)新诗——《鸽子》:(录《复兴国语教科书》高小第一册)
“云淡天高,好一片晚秋天气。有一群鸽子,在空中游戏;看他们,三三两两,回环来往,夷犹如意;忽地里,翻身映日,白羽亲青天,鲜明无比!”
(丙)旧诗——《春晓》(孟浩然作)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第二项 故事类读法教材之性质与价值
故事类读法教材,包括童话、寓言、笑话、自然故事、历史故事、实际生活故事及小说等数种,兹即分别论述于下:
(一)童话 童话是原始民族信以为真而现代人视为娱乐的故事。此种故事,是凭空构造,而和现实距离甚远的。其种类可分下列三种:
(甲)神话——古时宗教初萌,民间拜物,其教以为天下万物,各有生气,故天神地祇,物魅人鬼,皆有定作,本其时之信仰,演为故事,则成神话。故普通习见之事,归于神怪;或世上本无此物,而强说冥冥之中,有此因果,所编成之故事,谓之神话。例如吴刚伐桂:
“古时有个吴刚,学仙有过,罚他斩月中的桂树;桂高五百丈,随斩随长,徒劳无功。至今月中黑影,就是吴刚还在那里斩树。”
神话富于幻想性,超乎事实想象,而与自然界的定律相远反,虽儿童亦甚喜欢阅读,或将来亦有机会得改正其观念,但总以少用为宜。至神怪的神话故事,则绝对不当供给儿童阅读。
(乙)物语——把自然界的生物或无生物,当作有人格的东西,本着它的身份;假设他做什么事,说什么话,叫作物语。例如《苍蝇迁居》:
“蜜蜂在路上遇着苍蝇,问道:‘这几天你如意吗?’苍蝇答道:‘不对!我要迁居了。’蜜蜂又问道:‘迁到什么地方去呢?’苍蝇道:‘我要迁到北方去。’蜜蜂问道:‘为什么呢?’苍蝇道:‘因为南方的人,都恨我不清洁不卫生,所以我要迁到北方去了。’蜜蜂道:‘咳!你错了!你为了自己不清洁不卫生,被南方人驱逐,便要迁到北方去。住了不久,那北方的人,不是又要嫌你不清洁不卫生吗?你为什么不把自己的过处,改一改呢?’”
此种文学故事,得利用儿童之好奇心和想象力,以暗示其科学之观念,并增进其阅读之兴趣,于儿童读物有重大之贡献,可供低年级儿童之阅读。有人反对以鸟言兽语的读物,供给儿童之阅读。须知物语自有它的相当地位和相当价值,我们成人是没有权力去剥夺儿童们所需要的东西的,不过儿童们到了大的时候,我们应当供给他阅读别种材料——各种科学故事——以丰富他的经验。
(丙)传说——传说与神话之形式相同,但神话所讲的偏重神的事请,以神为中心;传说是偏重人的事情,以人为中心,而以神作陪亲,构成其内容。其性质一是宗教的,一是历史的,例如《油炸烩的传说》:
油条,也叫油炸烩,是用面粉做了长条,放在油锅里炸过的一种食品,这种食品的由来,有一段传说。
宋朝时候,金国人来侵略中国的土地。大将岳飞,领兵去抵抗,连接打了几次胜仗,金国人大惧。不料,奸臣秦桧,和金国私通,借了皇帝命令,召回岳飞,把他害死。
当时,人民痛恨秦桧。有几个激烈的人,便用面粉做了长条,当作秦桧放到油锅里去炸。然后再吃到肚子里去,借此出口气,不过当时不敢叫他“油炸桧”,所以取了一个同音的字,叫作“油炸烩”。
(二)寓言 寓言系含有道德意义的故事,好像我国固有的“愚公移山”“曲突徙薪”一类的故事,都是很好的寓言。儿童对于这种材料,可以欣赏,可以鼓励善行。例如《秘密的事》(《复兴教科书》第八册):
一个姓王的农夫,患了咳嗽的病,要查验自己的痰,吐了一口在纸上,发现痰里有根羽毛。他反复想了好久,总想不出这羽毛的来由。最后才断定那是喉咙里吐出来的。于是他把这件奇事告诉他的妻子,叫她千万要守秘密。他的妻子听了,又惊慌,又疑惑,答应他决不对任何人说起。
一会儿,一位老妇人来访农夫的妻子,农夫的妻子对她说:“我有一件奇怪的事不能不对你说,但是我又答应我的丈夫严守秘密,不对任何人说起。”老妇人说:“你不知道我的性情吗?我素来不喜欢多说多话,更不喜欢揭露别人的秘密的。你相信我吗?如果你相信我,不妨直说出来。”农夫的妻子说:“你能一定不同别人说,我就信任你了。原来我的丈夫得了一种咳嗽病,他吐出来的不是痰,却是许多雁毛啊!”老妇人惊骇地说:“这的确是奇事了。但愿你严守秘密,不可同任何人说起;否则,别人就会把这个新闻传遍各地了。”说着,就动身回去了。
半路上,碰见一位卖花的女郎,老妇人就对卖花的女郎说:“我有一件奇怪的事,不能不对你说,但是我又答应我的朋友严守秘密,不对任何人说起。”卖花女郎说:“我和你是知己的朋友,难道你还不知道我的性情吗?我素来不喜欢多说多话,更不喜欢揭露他人的秘密的。”老妇人说:“你能一定不同别人说起,我就告诉你这件秘密的事。原来我们的王家伯伯患了一种咳嗽病,他吐出来的不是痰,却是一只很大的雁啊!你想这件事情奇怪吗?”卖花女郎惊骇地说:“这样大的雁,他的胃里怎样装得下呢?不过无论他是真是假,但愿你严守秘密,不可同任何人说起;否则,别人就会把这个新闻传遍各地了。”
不到一两点钟,全村谣言纷纷,都说王家伯伯的嘴里吐出了成千成万的雁。远近的村民,都来看“口吐雁”的奇迹了。
可怜的农夫被大家闹得脑都发昏了,他只好躲藏起来,直到大家退了,才敢出来。
(三)笑话 笑话是一种很能刺激感情,令人发笑的材料,他可以帮助儿童理智的发展。有的是取巧的,有的是形容过分的,有的是自己装傻子的,有的是含有一种教训的,有的是没有什么意思的。这类文学在儿童文学中,虽不占重要位置,但滑稽美的意味,在儿童或成人生活上,也是很需要的滋养料,不过选择这类文学供儿童阅读时,须注意“俗不伤雅”“明白浅显”等的条件。亦举数例如下:
(甲)《沸水》——笨哥儿问父亲道:“火车没有人拖,为什么能够走呢?”父亲答道:“因为沸水的发动力,使它能够走”。笨哥儿道:“那么,我家多年疯瘫的祖父,为什么不请他多喝些沸水呢,使他也能和火车一般的走得很快?”(录《小朋友》376期)
(乙)《好说话的儿童》——一儿好说话,常常得罪人家。一天,他母亲嘱咐道:“儿呀!晚上我请客,那客人来时,你千万不要说他的鼻子。”儿允诺。天晚了,客人来了,儿对着客人嚷道:“妈呀!你禁我不许说客人的鼻子,哪知道客人的鼻子,是没有的。儿就是要说,也无从说起呢。”(录《儿童笑话》)——上海大东书局出版
(丙)跳了一跳——上自然科的时候,自然教师说:“地心是有吸力的,若没有吸力,人在地上跳了一跳,就不知跳到什么地方去了。”教师说到这里,忽然有一个学生说:“我以为没有吸力,还要好得多。”教师说:“为什么呢?”学生说:“假如我们要到月亮里去玩,只要跳了一跳,便可以去了。”(录《儿童杂志》高级第5期)
(四)自然故事 把自然界的许多现象,或动物和植物的生活情形,用一种合乎儿童的心理并且富于想象的文字,描写成极有趣味的故事;或是作成韵文,或是作成散文,使儿童于欣赏之外,还可以无形之中,增进了关于自然的知识,兹举例如下:
一只羊失去了许多豆,不知道谁偷去的,和猫商量,猫说:“你的耳朵不灵敏,听不出偷东西者的声音,我借两只耳朵给你,今晚自然会知道了。”羊带了猫的耳朵回去,晚上果然听见窸窣窸窣的声音,但是看不出什么东西。明天又去和猫商量,猫说:“你的眼睛不能在黑暗中看东西,我的眼睛借给你,今晚自然会看见了。”羊带了猫的眼睛回去,晚上果然看见一只鼠儿偷豆吃,要想追上去,足蹄一响,鼠就吓跑了。明天再去和猫商量。猫说:“你的蹄子不如我足下的肉块来得轻巧,走起路来可以没有声音,今晚你借去施用吧。”晚上羊看见鼠儿来了,马上跳出去捉,可是爪牙不利,鼠儿滑脱了。后来猫又借给他全副的爪牙,才把鼠儿捉住。羊捉住了鼠儿,送给猫说:“这种东西,不是我的肚子容得下的,还是请你吃了吧。”
(五)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可分两种,即人的历史故事和事的历史故事。人的历史故事,是叙述一个人生平的历史,如中山先生的故事;事的历史故事,是描写一件事情的经过情形,如“五·三”惨案,“九·一八”事件,“一·二八”事件等。其例如下:《小孩子汪踦》(《复兴国语教科书》第六册)
古时候,有一个强大的齐国,发兵攻打鲁国。鲁国很是弱小,哪里是齐国的对手。所以虽然是勉力抵抗,到底还是失败。
那时,鲁国有个小孩子,名叫汪踦,年纪不过12岁,却是非常勇敢。他看国家这样危险,如果没有人起来同齐国继续抵抗,那一定要被他们灭亡了。因此,他便跑到国王面前,请求派他去出阵打仗。国王见他这般爱国,不忍阻止他的壮志,便答应了。
汪踦率领了一小队兵士,冲进齐国的阵线。他这时只想救国,哪里还顾自己的死活,一场血战,杀了无数的齐兵。但是他总是一个小孩子,力量不够,到后来仍旧被齐国的大队人马杀死在战场上。
鲁国人看见汪踦这样爱国,大家感动了,便一齐起来把齐兵打退。所以汪踦的死,实有保全鲁国的功劳。
(六)实际生活故事 所谓实际生活故事,就是把儿童等作主角的记叙现实生活的故事。如儿童的现实生活,各国儿童生活,儿童想过儿童节的种种情状等。又关于国家、民族和革命等的事实,也都可用儿童生活的描写法,编成有意义的读物。例如《诚实的学生》(录《复兴国语教科书》高小第二册):
有一个学生,年纪不过十二岁。他在学校暑假后,奉了他母亲的命令,到乡下亲戚家里去。但是路程很远,天气又是很热,他在烈日之中,努力前进,不到半路,已经浑身是汗,精神很觉疲乏了,他仍慢慢地向前走。忽然看见一处瓜田,田里的西瓜结得很多。但是并没有人在那里看守。他就想道:“这西瓜是解热的美品,怎么没有人看守呢?如有人在,我就可买一个来吃了。唉!渴死了!不要管他,且采一个下来吧。——啊!这是不道德的行为,我们受过教育的学生,是万万不可以做的!”他一面想着,一面走路,渐渐地觉得头晕起来,几乎不能举步了。他接着想道:“不好了。脑子里胀闷得这样厉害,若再勉强前进,不要晕倒在路上吗?真是叫我进退两难,还是采一个西瓜来吃,或者能医好我的头晕,也未可知,大约一个西瓜不过值得二十多个铜元罢。但是没有得着主人的允许,不知道他愿意不愿意呢?唉!到了这个时候,不能不通权达变,大概多给他些钱,他总是愿意的。我就把母亲给我的三十个铜元给了他罢。”他想好了,就从袋里摸出一小包铜元来,走到田里,拣一个已经成熟的西瓜采下,就把那铜元压在这西瓜藤上。然后拿了西瓜,走到树阴下坐着,把西瓜慢慢地吃了。吃完之后,果然觉得清凉了许多,头也不晕了。于是继续前进,向他的目的地走去。
一会儿,瓜主人走到瓜田边来了。他看见树阴下有残余的瓜皮和瓜子,顿时很惊讶地说道:“咦!我才走开,便有贼来偷瓜吃了!真可恶!”说着,赶忙田里去察看,只见少了瓜的那瓜藤上,却有一个纸包,打开一看,原来是铜元,数了一下,笑道:“这一个瓜倒卖了高价了。”但是他始终没有知道这里面的一段情节。
(七)小说 小说就是扩充的故事,包罗童话故事、史话、传说、游记、论说等之材料,或系事实,或属虚构假设。其描写事实,足以尽事实之隐微琐屑,更能虚空结构理想之境界,以慰藉现实之人生。儿童小说之要求,本基于爱好故事心理之进展,而小说本体,新奇之结构,异变之繁复,描写之生物,均足以强烈刺激其心境。但小说系联合许多故事而成,小学儿童,以故事较为需要,故在小学儿童读物中,小说占不重要之地位。
第三项 剧本类读法教材之性质与价值
剧本类读法教材,共分两种,即歌剧和话剧。歌剧与话剧,都是用以表演的,但歌剧是一种用诗歌来演唱的乐剧,话剧是一种白话剧。兹即将其性质及其价值,分别叙述于下:
(一)歌剧 歌剧是一种应用到舞台上的优美的戏剧,对于儿童也可以说是一种音乐与舞蹈的联合教材。儿童最富活动性、模仿性与好奇心,所以一种读物,能够使儿童们模仿着去做唱,他们是特别感觉着趣味和兴奋。同时在表演的时候,无形之中,儿童得到了许多新颖的知识,学习了交际的仪式,练熟了美雅的词令。所以好的儿童歌剧,它一定是儿童化、艺术化、文学化,既可以使儿童吟诵,又可以教儿童歌唱。所谓分开来是音乐教材,合起来表演便成歌剧。这一类读物,适宜于低年级儿童之阅读和表演,大部分是要成人去指导的。它对于美化儿童的人生有极大的力量,所以在儿童读物中占一个很重要的位置。
(二)话剧 话剧是一种供人们登台表演的白话剧,其类别也可以有数种:如表演过去或古代事物的,叫作历史剧;如表演滑稽事情的,叫作趣剧;如用童话来扮演的,叫作童话剧;如表演只有一幕的,叫作独幕剧;如表演多幕的,叫作多幕剧等。儿童有一种知之即行的性格,一件事情给儿童知道了,他们就有一种动作去亲身表演的愿望,而此种表演的优点,即能使儿童对于已经知道的事情,更加深了记忆的印象。此种读物,适宜于中年级及高年级儿童的阅读和表演。
第四项 普通文类读法教材之性质与价值
普通文可分记叙文、说明文、抒情文、议论文等数种,兹分别叙述于下:
(一)记叙文 记叙文在描写人物的静止状态或活动状态的,亦可分为数类:如记载一个人或一个团体一天的活动的,叫作日记;叙述一件事实的,叫作记事文;记述游历的经过及其所见所闻的,叫作游记。游记最适宜作儿童读物,中年级就可采用。记事文最好要合于儿童实际经验,而是记述儿童生活中之事实的。日记供给儿童阅读,也应选择其适合实际经验者。
(二)说明文 说明文在详尽而有条理地说明或解释一种事物,而不加判断的。此种教材适宜于高年级儿童之阅读,但选择时亦须适合于儿童之生活经验。
(三)抒情文 抒情文以抒写一己的情感为主,不注意理智之发挥。其范围也包括诗歌小说和剧本等,但这里是指篇幅较长的抒情的文章而言的。普通抒情文以成人之情绪作主体,失却儿童读物之本意,故选择抒情文供给儿童阅读时,须注意其能适合儿童之情绪者。
(四)议论文 议论文在考究某一个人或物或事的是非优劣和得失,而加以一种正确的判断,或提出一种具体的意见。此种文章用作儿童读物,足以启发儿童的思想并养成其判断力,但仅可供高年级儿童之阅读。
上面说明、抒情、议论等文,如无适当材料,尽可少用,否则,滥用不适当的材料,反足以减少儿童的阅读兴趣。关于这一类教材的实例,因篇幅较长,不能列举,读者可从各种儿童读物中留意考究也。
第五项 应用文类读法教材之性质与价值
应用文是日常社会生活所必需的应用文件,如书信、布告、契约、请帖、便条等,都可归入这个范围内。
书信用以互通两地的消息和情感,是人们日常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情,故小学儿童的时代,必须加以相当的研究和练习,但选择教材时,须注意避免以前一般人所惯用的无味的几乎千篇一律的套语,如什么“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之类,使儿童养成虚伪的矫作的恶习。应使儿童明了书信是达意的,代表自己说话的,只要把自己所要说的意思简洁了当地说出来就行了。布告的作用,在把自己的意见,显示于公众之前,也应简明浅显,打破旧习。契约的作用,在人们互相交往,关于财产或事件的协作,用文字以作凭信,也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不可不知,不可不会的一种技能,其队如请帖、便条等,也应该使儿童们明了的,因为这都是适应社会生活必要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