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之性质与价值

第一节 文字之性质与价值

语言好像是无线电信似的,是一种极机巧的发表活动。但其本身亦有缺憾,即组成语言之要素的声音,是一种发表出以后就立刻消灭的东西,只限于发言的当时与发言的当地,才能发生效果,除此时间空间以外,无论如何终不能发生效果,任凭你张大了声音,终不能对几千几万的多数人发生作用。

为补救语言之上述的缺点,而由历史之演进而成者,当然是所谓文字那一种的东西。所以,文字实在是以“有形的标识”去替代语言之实质的“无形的声音”的东西,可以说是语言之代表者,因为它只不过将耳听的语言改易而为目视的语言,所以也不妨称其为无声的语言,或目视的语言。

由上面所述的关系发展而成的文字,无论从时间或从空间看起来,都是一种非常有利的东西,因此,人类之思想感情的交换,借文字之利用而得进行自如,其发达亦得更无止境。如现代人类社交的范围之所以能够这样的扩大,生活内容之所以能够这样的复杂,无论如何是非多方活用此种机巧的“目视的语言”是不会成功的。有人说:“语言之有无,为区别人类与其他动物的一个大条件;文字之有无,为区别野蛮人与文明人之唯一的条件。”这几句话,实在是说得有道理的。从此,以此文字语言为对象的国语的研究乃至国语教育,在小学教育上所占地位之重要,亦可想见矣。

文字既可看作为语言之代表者,则必须随处均能精密代表其语言。然而从实际的事实看起来,却极不能充分地代表,无论如何完美的文字,欲精密表示语言即声音之连续,我们可以断言其是不可能的。如前面所述,语言所借以组成的声音,如果严密地考究起来,可有无数的阶段,文字只不过表示其中之主要的阶段而已,而且连主要的阶段也是表示得极不正确的。

现在,我们任何提出一个“音”来考察一下看,无论按据人,按据场合,或者按据音与音之相互的关系,均不免有多少之差异。吾人欲以文字一一正确表示此种种之差异,决不可能,尤其是声调声音之高低、强弱、长短等,欲以文字精密表现,更不免有所缺漏。

由此观之,语言之代表者的文字,我们尽可以说并无多大之价值。然而,吾人亦不能单就此一点而一概否定文字之价值。吾人所居之世界,如果没有文字的一种东西,试设想其结果将如何:有发表传通之必要的思想,无论如何不能流通于东西,亦不能永久留传于后世。吾人可以肯定地说:人类长久的过去的历史之所以得能探究,现代之世态人情之所以得能普遍的了解,现实的社会的状况之所以得能留传于后世,都是文字的一种东西的效果。而社会文化之所以能够逐年地进步,其大半也不能不说是文字的功绩。所以,文字是文明的要具。我们可以说,语言有语言之特殊的长处,同样文字在语言所不逮的地方,亦能发挥其特有之长处。

文字学者说文字之优于语言者,可有下列四点,实在是说得有理的:

一、语言只限于发言之当场有效,而文字因有形体,故得流通于极远之距离。

二、语言只限于发言之当场有效,而文字因有形体,故得留传于永久之后世。

三、语言不能同时传达于多数人,而文字则同时能传达于多数人。

四、语言极易变迁,而文字因有形体,故得保持不变,且有防止语言之变迁的功能。

上述一、三两项,是文字在空间方面流通之场合的优点;二、四两项,是文字留传于后代之场合,即时间方面的优点。而这四点都是文字比较语言显然优良的几点,同时也是文字之价值所在的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