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之声音学的性质
声音为语言之极重要的要素,故听觉之发达与否,为决定语言学习之难易的根本条件。先天的聋者,亦即为先天的哑者;反之,先天之善习音乐者,亦即为先天的善学语学者。因此,本书在此讨论国语读法教材之时,拟将此组织国语之根本要素的“声音”略加考究:
音素与声调
实验语音学者,对于语音的解释,分为下列四部分:
(一)音的本质——包含音的种类、音的数目、音的顺序等。
(二)音的高低——指一定时间内之物理的振动次数而言,简称音度。
(三)音的长短——指同一音的继续时间而言,简称音长。
(四)音的强弱——指声带之物理的振幅而言,简称音幅。
但是,应用语音学者,大都对于语音的解释,只分为两部分,即(一)音素,(二)声调,将实验语音学者之所谓音的本质,归属于音素,其余音度、音长及音幅都归属于声调。
音素(包含音别、音数、音序等)与音度、音长、音幅等均为组织语言之根本的条件,其中音度、音长、音幅等,虽多少含有主观的个人的性质和作用,但组织正确的语言,却与音素同样的在语言上有一种固定的性质,即均为语言之客观的条件,均与语言之意义,具有密切不可分离的关系。所以正确的语言,音素、音度、音长、音幅等各要件之任何一个发生变化,其根本意义,亦即随之而变化,此不可不细心体察者也。
语言原是一种最灵活的东西,尤其是语言的声调,忽高忽低,忽强忽弱,时时变动。但音的高低及长短,比较地还有系统,音的强弱,则更纷繁:
(一)话不同,音的强弱也不同;
(二)同一句话,愤怒的时候强,悲哀的时候弱;
(三)说话快时和说话慢时,发音强弱也不同;
(四)男人和女人,发音的强弱也不同。
我们如果要求一个声调的总解释,那么可以这样说:国语语音中的一切问题,除了音素之外,都属于声调;声调中之一切现象,都是音的高低、长短、强弱互相乘积的结果。
声调的分类
国语声调最显著的部分是字调——五声,所以人们常常单拿“阴、阳、上、去、入”五声解释国语的声调。实际,字调在国语的声调中固然占着重要的地位,但决不能代表全体。国语的声调,除了由音度和音长构成五声之外,字和字连合成词的时候,因词的意义而分强弱,因音互相影响而生词调;积词成句的时候,又因句的意义分别各个词的强弱;积句成话和文的时候,随话或文的意义,又有语调和语气的分别。列表如下:

图表22 国语之声调
声调的效用
在语音中,声调的作用虽然没有音素那么的重要,但是一种活泼的语言,却必须具备适宜的音素与声调才算完整。尤其是中国话,须常常靠声调的辅助。语言本来是随着社会进化而进化的,社会一天一天地进步,语言也就一天一天地复杂,但中国话的语音,因受着一义一音,一形一音之汉字的牵制,没有方法发展,所以声调的作用,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