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 录

故事学纲要

《故事学纲要》简介

新版感言

前言

第一章 民间故事的范围和分类

第一节 广义的“民间故事”与狭义的“民间故事”

第二节 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的界限

一、民间故事与神话

二、民间故事与传说

第三节 民间故事的分类

一、中国民间故事的分类构想

二、关于动物故事的处理

三、关于新故事

四、本书的分类构想

第二章 幻想故事(民间童话)

第一节 什么是幻想故事

第二节 中国各族幻想故事

一、反映人和自然关系的幻想故事

二、反映阶级关系的幻想故事

三、表现伦理道德主题的幻想故事

第三节 幻想故事的艺术特征

一、幻想性与象征性

二、美感和诗意

三、童话与儿童

第三章 生活故事

第一节 什么是生活故事

第二节 中国广泛流传的几类生活故事

一、长工斗地主的故事

二、百姓打官司的故事

三、巧女故事

四、呆女婿故事

五、机智人物故事

第三节 生活故事的艺术特征

一、艺术形式和风格多样

二、故事情节的系列化演进

第四章 民间寓言

第一节 什么是寓言

第二节 中国古代寓言和民间口头寓言

第三节 民间寓言的艺术特征

一、比喻性

二、情节结构和语言

三、题材来源的多样性

第五章 民间笑话

第一节 什么是笑话

第二节 中国历代笑话和民间口头笑话

第三节 民间笑话的艺术特征

一、喜剧性

二、情节结构和语言

第六章 民间故事的传承

第一节 各国民众的讲故事活动

第二节 民间故事讲述家

一、国外的几位民间故事讲述家

二、中国当代的几位民间故事讲述家

第三节 民间故事的传承特点

一、民间故事讲述家与故事传承

二、故事的传承线路——家族传承与社会传承

三、故事的传承方式——口头传承与书面传承

四、传承与创造、集体性与个性的融合

第四节 中国民间故事传承的时代变异

第七章 民间故事的功能

第一节 教育认识功能

第二节 改造现实功能

第三节 审美娱乐功能

一、多种美感享受

二、审美快感的形成

第四节 社会交际功能

第八章 民间故事的类同与变异

第一节 民间故事中的特异现象

第二节 同源与类同

一、同出一源

二、相互交流影响

第三节 类同中的变异

第四节 平行类同

第九章 民间故事的叙事艺术

第一节 故事的魅力

第二节 民间故事的叙事技巧

一、叙事时间

二、叙事体态

三、叙述语式

第三节 民间故事的叙事风格

第四节 故事和评书、小说的界限

一、故事、评书、小说的历史渊源

二、故事与评书

三、故事与小说

第十章 从传统故事到新故事

第一节 中国传统故事的历史发展线索

一、先秦寓言

二、晋唐志怪故事

三、明清笑话

第二节 新故事

一、新故事的发展过程

二、新故事的类型

第三节 新民间故事

第十一章 民间故事的采录

第一节 历史的回顾

第二节 中国当代的几位故事搜集家

一、董均伦和江源

二、孙剑冰

三、王作栋

第三节 采录故事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第四节 《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的编纂

第十二章 民间故事的研究

第一节 民间故事研究的广大空间

第二节 民间故事的比较研究

一、比较研究的兴起及其意义

二、跨国跨民族比较

三、跨学科比较

第三节 历史地理学派的民间故事研究

一、历史地理学派的兴起

二、历史地理方法的运用

三、历史地理方法的中国化

第四节 表演理论与民间故事研究

附录 中国民间故事概述——《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总序

一、中国古代民间故事发展概略

二、近现代中国民间故事现状

三、中国民间故事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功能

修订后记

主要参考文献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简介

引言

第一章 1949—1956年间的少数民族文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彝族撒尼人叙事诗《阿诗玛》

第三节 蒙古族叙事诗《嘎达梅林》

第四节 韦其麟的长诗《百鸟衣》

第五节 纳·赛音朝克图的诗

第六节 玛拉沁夫的长篇小说《茫茫的草原》

第二章 1957—1965年间的少数民族文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康朗英的长诗《流沙河之歌》

第三节 李乔的长篇小说《欢笑的金沙江》

第四节 壮族的歌剧《刘三姐》

第五节 维吾尔族的《阿凡提的故事》

第三章 1966—1986年间的少数民族文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诗歌创作

第三节 中、短篇小说创作

第四节 长篇小说创作

附录一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和当代文学史教材编写——回忆与思考

附录二 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回信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