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形式和风格多样

一、艺术形式和风格多样

生活故事的主要艺术特征是取材于现实的家庭与社会生活,在写实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夸张,以简短的篇幅与活泼多样的风格叙述具有浓厚喜剧性的故事,造成强烈感人的艺术效果。

1925年发表在《京报》副刊《国语周刊》上的《火龙单》,讲长工穿着一件破烂衫子在风雪天干活,身上汗如雨下,财主穿着皮袄烤火,反而觉得寒冷。财主问他是什么原因,长工便谎称自己穿着一件祖传的“火龙衣”。财主换来穿上出门,冻死在野外。妻子抚尸痛哭:“羔儿皮袄你不爱穿,一心爱穿火龙单,烧了一身紫疙瘩,为什么不往水里钻?”

1982年整理发表的《半文钱》,是鄂西农民故事讲述家刘德培所讲的杜老幺故事之一。县官同杜老幺打赌去打官司,杜老幺开始装出无可奈何的样子奉陪。

杜老幺说:“没得盘缠钱哩!打官司得到荆州府,我半文钱都没得,怎么敢上路呢?”

糊涂老爷得意地嘿嘿直笑:“半文钱?你有半文钱就敢上路啊?”

杜老幺答:“那当然啰!有了钱就少为难吵。”

糊涂老爷一拍胸:“本县给你半文钱!”一掉头吩咐手下:“来人哪,跟他斩个半文钱来!”快得很,钉锤凿子铛的一下,一文铜钱斩成了两半边。糊涂老爷跟杜老幺甩了半边,“拿去!”杜老幺接过半文钱就走。两人一走走到荆州府,杜老幺果然告了枝江县大老爷一状。你猜是怎么告的?四句话——

身为百姓父母官,

目无王法好大胆,

乾隆通宝劈两半,

不斩也得先撤官!

那个糊涂老爷的乌纱帽当时就被摘啦!

从杜老幺叫穷连半文钱路费都没有,引出县官劈斩铜钱的情节;而这件事正好成为杜老幺告倒他的绝妙罪名,情节发展自然而巧妙。县老爷表面上气势汹汹,实则糊里糊涂,被杜老幺牵着鼻子走而毫不自觉;杜老幺表面上软弱可欺,实则深藏机智,以守为攻,两人的性格恰成鲜明对比。叙述既朴实而又生动,四句诗传神有力,语句中饱含幽默情调。

两篇故事的篇幅均在千字上下,就一件事构成情节,让一正一反两个人物在戏剧性的纠葛中展现自己的性格,最后以反面人物遭到失败和辛辣嘲讽结束叙述。情节是按照生活逻辑展开的,经过巧妙的夸张虚构,故事发展又出人意料,大快人心。这两篇故事一南一北,而且是在不同历史时期记录成文的,可以把它们看作生活故事这种口头文学样式流行风格的代表。

具有浓厚喜剧性是生活故事的重要特征。喜剧性主要表现在将反面人物假恶丑的嘴脸撕破给人看,造成滑稽可笑的效果。笑话就是喜剧艺术的一种,它是由反面人物自我表演构成喜剧性;生活故事则由民众喜爱的正面人物出场和反面人物较量,来撕破敌人可憎可笑的面孔。《火龙单》中的财主贪婪愚蠢遭哄骗而自取灭亡,《半文钱》中的县官刚愎自用被农民所捉弄而丢掉乌纱帽,就是这种喜剧性的生动表现。人民群众喜爱这类故事,因它在对敌对势力的嘲讽中,充分表现了劳动者的优越智慧和乐观情怀,具有愉悦身心、振奋精神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