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的编纂
1984年5月,中央文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联合发出通知,决定编辑出版《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和《中国谚语集成》。这是一项宏大的民族文化建设工程,它推动着我国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工作朝向更广泛、更深入和更科学的目标迈进。
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总编委会就这些作品的搜集整理和编选出版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11]。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项:
1.科学性。新编选的必须是真正的民间口头文学作品;按忠实记录的原则进行采录;尽可能把与作品有关的资料同时调查记录下来;对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作品的翻译,力求忠实、准确;坚决反对胡编乱造和任意增删改换,严禁伪造。
2.全面性。应包括全国各地区、各民族的作品,以及各种体裁、形式、类型、风格的作品。
3.代表性。选取在地区、民族、内容、形式诸方面有代表性的作品,同一作品如有多种异文,选编其中最完整、最优秀、最有特色的一种。对其他异文,则在注释中加以说明或作为附录。
在这三性当中,应以科学性为核心。坚持三性的目的在于保证三套集成能够科学地、完整地反映我国民间文学的真实面貌,向社会提供全面的、完整的、真实的民间文学资料。
4.进行普查。以县为单位开展民间文学普查,进行广泛搜集。普查坚持全面搜集、忠实记录的原则。有条件的地方尽可能录音,笔录和整理时,要尽量保持口头文学的原貌。所有搜集到的材料,都要按照总编委会制定的分类编码登记卡片,编码存档,以便永久保存。
5.《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的编选范围是所有用民间口头语言以散文叙述方式表达的各种有情节的作品,除狭义的民间故事外,还包括神话与传说。无论古代神话、传说,还是当代流传的新故事,均可入选。但均以现代搜集、记录者为限,不收古代文献所载的作品。内容的选取,力求健康、富有思想意义,既要贯串历史唯物主义原则,又要考虑对今天读者的影响。
6.关于科学性与文学性的关系。故事集成既要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也要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它的文学性与科学性是统一的。但它的文学性是民间口头文学所固有,为广大民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学性,和其他种类文学作品所体现的文学性有别。因此,它的民间口头文学的本来面貌保持得愈完整,其文学价值也就愈高,而它作为一种活的人类文化史资料的科学价值正蕴含其中。反之,如果它的民间口头文学原貌受到了伤害,则文学性与科学性都将受到影响,甚至完全丧失。
在国内外民间故事的采录活动中,怎样对待它们的文学性与科学性,在理论与实践上均存在明显分歧。科学工作者采录的故事资料,未做任何文学加工,对学术研究具有宝贵价值,却难以再回到群众中去,作为文学读物流行于世。文学工作者采录的故事,为了适应人们阅读的需要,发表出版时都作了不同程度的文学加工。《意大利童话》的编写者伊·卡尔维诺在这部畅销书的序言中就告诉我们,在西方,从人们口头上记录民间故事的方法虽始于德国格林兄弟,可是仔细考察,便可以发现:
格林兄弟采用的方法,在今天看来称不上“科学”,最多只能称为半“科学”。对他的原稿的研究可以证实行家在阅读《格林童话》时的强烈印象,即格林兄弟(尤其是威廉·格林)在老妇人口述的故事里,加上了自己个人的色彩。他们不仅根据德国方言翻译出版了故事梗概内容,而且还把故事的各种不同说法统一起来。他们删去了故事中的粗俗部分,对故事的表达和意象作了润色,并力求文体风格前后一致。[12]
卡尔维诺自己编写《意大利童话》,所采用的也是这种“半‘科学’的方法,或四分之三的‘科学’方法”。他选取前人记采的口述资料进行文学加工:
我努力充实故事的内容,但从不改变它的特征和完整性。同时,我力求使情节丰富,使其具有更大的可塑性。对故事中遗漏和过分粗略的部分,我尽可能予以精心增补。我还努力使故事的语言在不流于俚俗的同时,保留方言的清新和纯朴,极力避免使用过于高雅的词句。[13]
俄国著名作家阿·托尔斯泰编写《俄罗斯民间故事》,所运用的大体上也是这样一种方法。
我国的民间故事采录工作,在20世纪30年代的民俗学运动时期,以给民俗学研究提供资料为宗旨,比较注重科学性。但受着历史条件的局限,在科学性上并无严格的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民间故事的采录取得了巨大成绩。由于这时偏重于发挥民间文学的社会教育作用,因而产生了注重文学性而忽略科学性的偏向。有些人完全按照一般文学读物的标准来改编民间故事传说,并视为本色之作,以致模糊了人们对真正民间口头叙事文学的认识。
这次全国通力合作,编纂民间故事集成,在总结过去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着重强调了科学性,使真正的民间口头文学得以发掘保存,传之永久,这是十分必要的。但也允许以慎重态度进行整理,做必要而适当的加工,使之既可作学术研究资料使用,又可作文学读物供人们阅读欣赏,从而在文学性与科学性的统一上迈出了巨大的一步。这样,就可以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能够从多方面服务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
【附录:一则故事的记录与整理】
《三理[14]先生》的整理稿
三个走江湖的,一个郎中,一个阴阳[15],一个算命先生,都在一家大户人家打歇[16]。三个人互相看不起眼,打起嘴巴仗来了。
算命子先开口,问郎中:“医理先生,您高姓呐?”
郎中说:“我姓蔡呃。”
算命子就说了个四句:
“医理先生本姓蔡呃,
百草拿来当药卖。
您有这宗好手段呐,
父母大人该双在呀?”
郎中脸一红,转问阴阳:“地理先生,您高姓呐?”
阴阳说:“我姓龚呃。”
郎中也说了个四句:
“地理先生本姓龚哦,
青龙山上看真龙。
您有这宗好眼力呀,
有几个儿孙在朝中呵?”
阴阳慌了神,连忙问算命的:“命理先生,您高姓哪?”
算命子说:“我姓陈呃。”
阴阳也说了个四句:
“命理先生本姓陈罗,
五行八字[17]看时运。
您有这宗好算法,
您的妻儿怎清贫哪?”
呵,这一下说了,三个人就卯争,酸溜溜地争不清白。杜老幺在旁边推磨,听得好笑,他也说了个四句:
“推磨的呃本姓杜,
请三理先生不吃醋。
看准了算你们时运好哩……”
那三个见他没朝下说,都问:“噢,看准了算我们的时运好,若是没有看准呢?那怎么说呵?”
杜老幺说:
“招呼戳烂背脊骨哟!”
[刘德培口述,王作栋整理,见《新笑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
《三理先生》的录音记录稿
有这么三个走江湖的,就是这个郎中,一个阴阳,一个算命子,他们三个。三个在一堆打歇,在一个地方打歇。他们就打起嘴巴仗来哒。呵,这个算命子就架势问。他说:“医理先生,您高姓?”
那个医生呢,他说:“我姓蔡。”
那个算命子他就说是:
“医生先生本姓蔡呀,
百草拿来当药卖。
您要有这宗好手段呐,
父母大人该双在呀?”
好,这个医理先生呢,他就问地理先生,就问这个阴阳,问地理先生。他说:“地理先生您高姓哪?”
他说:“我姓龚。”
他说:“地理先生本姓龚哦,
青龙山上看真龙。
您有这宗好眼力呀,
有几个儿子孙子在朝中呵?”
好,这个地理先生呢,他连忙又问算命子。他说是:“您这个命理先生您高姓哪?”
他说:“我姓陈。”
他说:“命理先生本姓陈罗,
五行八字看时运。
(他说)您有这宗好算法,
您的这个妻子儿女怎清贫哪?”
呵,这一把说哒,他们就争起来哒吵,打起嘴巴仗来,一阵争哪。争哒呢,尽杜老幺听见哒,杜老幺就跑呵来,他就来几句。(插问:“杜老幺在旁边搞么事呵?”)他在旁边推磨吵喂。他就来:
“推磨的,本姓杜哦,
三位先生不吃醋。
您们若是看准哒呢,
那就是该您们时运好。”
那三个先生,他说:“哦,看准哒就该我们时运好,若是没有看准该怎门说呵?”
杜老幺说是:
“招呼戳乱您们背脊骨噢!”
[刘德培1983年6月17日口述,王作栋录音记录。]
【思考与作业】
1.进行一次调查采录民间故事的活动,记录整理若干篇故事,或写一个调查报告。
2.阅读几个著名故事搜集家采录编定的故事集,了解他们各自不同的工作特点,吸取他们的成功经验。
【注释】
[1]刘魁立:《世界各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述评》,《民间文学论坛》,1982年第1期。
[2]刘守华:《中国民间故事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431页。
[3]钟敬文:《民间文艺谈薮》,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04页。
[4]这些文章是:《搜集整理民间故事的一点体会》,《民间文学》,1955年第9期;《搜集整理民间故事的几点体会》,《民间文学》,1958年第7、8期;《从“聊斋汊子”说起》,《民间文学》,1959年第12期;《搜集整理民间故事的一些体会》,《民间文学集刊》第九本;《聊斋汉子·前言》,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2年;《行万里路,找千人谈——〈聊斋汉子续集〉代后记》,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
[5]这些文章分别是:《略述六个村的搜集工作》,《民间文学》创刊号;《中滩民间故事·再版后记》,少年儿童出版社,1959年,第99~101页;《口头文学要有原始记录》,《民间文学》,1984年第9期。
[6]王作栋:《民间故事家刘德培发现经过述略》,贾芝主编:《新中国民间文学五十年》,大众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320~331页。
[7]刘锡诚:《民间文学工作在新时期的任务》,《民间文学》,1984年第12期。
[8]刘锡诚:《民间文学工作者在新时期的任务》,《民间文学》,1984年第12期。
[9]刘守华:《民间文学概论十讲》,湖北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228页。
[10]钟敬文:《民间文艺谈薮》,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322页。
[11]《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工作手册》,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总编委会编印(内部资料),1987年,第14~27页。
[12][意]伊·卡尔维诺:《意大利童话·序言》,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9页。
[13][意]伊·卡尔维诺:《意大利童话·序言》,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9页。
[14]医理、命理、地理,俗称“三理”。
[15]以看坟地、相宅基等为业的人,俗称阴阳先生、风水先生、地理先生。
[16]打歇:方言,意为歇宿。
[17]五行:金、木、水、火、土。八字:用天干地支表示人出生的年、月、日、时的生辰八字。迷信职业者以五行相生相克及生辰八字,来推算人的命运好坏,行运和倒运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