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节结构和语言

二、情节结构和语言

笑话是一种小故事,外形和寓言一致。但情节结构和语言具有不同于寓言的特征。寓言着眼于使抽象道理形象化,使人从小故事中悟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大道理。笑话的构思则着眼于揭示对象滑稽可笑的本质,以便在嘲笑声中给予否定。民间笑话善于在短小的篇幅中,用夸张手法编织故事,勾画人物可笑性格特征。尤其是它善于用俏皮而出人意料的语句来结尾,突然暴露出对象极端荒谬的本质,造成令人捧腹的强烈艺术效果。以《一钱莫救》而言,讲一富人因吝啬而不愿出一钱银子乘船渡河,后来涉水遇险。这里已初步揭示出他的悭吝。如果接下去讲他因此而葬身鱼腹,本来很符合生活逻辑,可那就成了一般性的生活故事。这篇笑话的结尾却是主人公在遭到灭顶之灾时,还舍不得多花那五分银子,对着儿子喊叫:“五分便救,一钱莫救!”其吝啬出人意料,达到丧失人性的反常地步,人们便禁不住要失声而笑,给以辛辣嘲讽了。笑话的结尾艺术,可以用我国相声学的理论加以说明。相声中讲究“包袱”,前面“系包袱”,后面“抖包袱”。所谓包袱就是笑料,前面用各种铺垫手法,把蕴含着笑料的素材加以集中和强化,好像把它们系在一个包袱里;随后突然抖开包袱,人们心理上受到出乎意料的冲击,便情不自禁地笑声迸发了。中国相声艺人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相声起源于民间笑话而又发展了笑的艺术,单口相声实际上就是一个人讲笑话。

【思考与作业】

1.列举几则流行笑话,说明笑话艺术的喜剧性及其社会价值。

2.找几篇民间笑话和寓言,将它们的文本和引起的心理效应结合起来进行比较,说明两种体裁的异同。

【注释】

[1]陈蒲清:《中国古代寓言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第9页。

[2]王捷、毕尔刚:《中国先秦笑话研究》,《民间文学论坛》,1984年第1期。

[3]王利器:《笑话探源》,《中国古代笑话选注》,北京出版社,1984年,第490页。

[4]王利器:《历代笑话集·前言》,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第1页。

[5]刘守华:《愿大众笑口常开——为金隆杯中国百字笑话大赛而作》,《汉水》,1996年第1期。

[6][俄]车尔尼雪夫斯基:《美学论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111页。

[7]王力叶:《相声艺术与笑》,广播出版社,1982年,第7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