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传承线路——家族传承与社会传承

二、故事的传承线路——家族传承与社会传承

故事的传承最常见的是秦地女所讲的,从“老姥姥”到“姥姥”到“妈妈”再到自己这样一种家族传承。日本学者研究故事家的传承活动时说:“他们像是世袭的那样,在一个家里代代相传。”[18]这个特点具有普遍性。家族传承有的侧重于母系传承,一些女讲述家多是这种情况,如秦地女、李马氏。也有父系传承的情况,李成明知道的故事就是由她的祖父传给父亲,父亲再传给她的。还有从父系、母系两方面传承的,佟凤乙就是既从祖父母和父母那里听故事,也从外祖父母和舅舅那里听故事。家族传承多系长辈向孩子讲故事,这些故事富于教育性,兼有娱乐少年儿童身心的作用,以童话故事居多。

虽然家族传承的情况十分普遍,就我国情况而论,社会传承,即在广大范围内传承故事,似乎更占着优势。黑尔甲和刘德培,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他们的故事,都不是在家族范围内从长辈那里传承来的。他们在社会上流浪、帮工,到处听人讲故事,再把听来的故事到处讲给别人听,在更大的社会生活范围之内集散故事,其影响更为广泛。

女性故事家偏于家族传承,男性故事家偏于社会传承。国外的著名故事家多为女性,日本就是如此。有关学者的调查材料就指出:“像这样的喜好讲故事的故事老头、故事老太太,每个村子必定有那么一两位。大部分是故事老太太。她们不仅给自己家的孩子讲故事,也给全村的孩子们讲故事。可以说是村子里以讲故事为职业的人。”[19]而中国的故事讲述家,则似乎男性多于女性。他们之中许多人做工经商,走南闯北,以听讲故事作为自己喜好的文化娱乐活动。据四川一个乡调查的情况,在会讲故事的25人中,有泥瓦匠、篾匠、编织匠、弹花匠、民间医生、教书先生以及船工、渔民、跑江湖的等共22人,纯粹的农民只有3人。他们的故事自然就偏于社会性传承了。

男性讲述的社会传承的故事,其社会生活内容更为广阔,形式也更为多样。它们像野外草台班演出的民间小戏那样,大胆泼辣,无所顾忌。它们对腐朽陈旧的社会制度和伦理道德,往往表现出可贵的叛逆精神。那些讲述某个机智人物巧妙捉弄财主、县官,令人开怀大笑的故事,便流行在这个圈子里。可是另一方面,那些格调低下的故事,如“荤故事”之类,也常在这样的场合流行,供给人们开心取乐。而这些故事,则是为家族传承活动所不取的。

以上两种情况,对故事的传承各有其特殊意义,起着互相补充的作用。而且在实际上,它们常常结合起来。金德顺的大部分故事,来自她的母亲、姑母和外祖母;可是她几次迁居,从左邻右舍那里听人讲故事,50岁以后,喜欢走东家串西家,听听讲讲,这又是一种社会性的传承了。民间故事通过多种线路传播,具有强大的流动能力。家族传承与社会传承结合,构成一张经纬线索交织的故事流动网,覆盖着故事园地。而那些有影响的故事讲述家,便成了这张网上星星点点的网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