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讲述家与故事传承

一、民间故事讲述家与故事传承

民间故事虽是集体创作、集体流传的口头语言艺术,却不是集体中的每个成员都具有同样的艺术才能,对传承故事都能发挥同样的作用,有的人听而不讲,有的人讲而不精。故事的传承主要是借助民众中那些会讲故事的个人——故事讲述家来实现的。乌丙安在《论民间故事传承人》一文中讲得很好:

常见的故事转述人固然也能起到传播故事的作用,但是,真正传播民间故事、发挥民间故事作用的,主要还是民间故事传承人。他们往往从幼年时候起便喜欢听故事,听了便牢记,记牢便讲述,这种口耳之间口传心授的自然往复,形成了口头故事的原始积累,实际上已经编成了口碑故事集,奠定了故事传承人的基础。民间生产与生活的丰富内容与千姿百态的生活样式,都成了不断加强故事传承人修养的素材;多次反复的讲述实践,锤炼了口头艺术语言,使他们形成了远比一般转述人的口语优美得多的讲述语言,使故事情节在不断熟练的构思中有了更精巧的组织。在故事的自然传播过程中,传承人善于把零的散的情节收纳起来,把断片的故事结构起来,经过他的融化,再传播出来,显示出一种惊人的集散故事的才能。

这些故事讲述家是在优越的主客观条件下,通过自己讲述故事的长期实践而成长起来的。他们从小就喜爱听故事,具有很强的记忆力和灵巧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又置身在民间故事很丰富的家庭和社会环境里。他们一边听故事一边讲故事,边听边讲,反复实践,数量的积累与艺术才能的提高与日俱进,积以时日,便成为一个民间故事的集散中心,民众艺术智慧的凝聚点了。离开他们,故事的传承是难以设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