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泛流传的几类生活故事

第二节 中国广泛流传的几类生活故事

生活故事以直接反映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主要特征,其内容无所不包,艺术形式也十分多样,因而难以进行科学分类。至今在我国还没有就生活故事形成一个公认的分类体系。

有人把生活故事分为两大类,即“被统治阶级与统治阶级斗争的故事”及“反映伦理道德的家庭故事”。有人把生活故事分为五类:长工与地主的故事、官和民的故事、劳动故事、家庭故事、爱情故事。还有人把生活故事分为八类:长工与地主的故事、巧女故事、呆女婿故事、工匠斗争故事、妇女反抗故事、奇巧婚配故事、生产经验故事、处世道德故事。

国外的一些故事学论著,对生活故事也未作精细的分类,如蒙古人民共和国学者好尔劳在《论蒙古民间故事》中这样写道:

生活故事的主题思想及其任务,是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的进程中所存在的缺点和不良现象,并且让人民群众鄙弃这些现象,所以它的主要情节是与人们日常生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因此,生活故事能够把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敌对斗争,深刻而鲜明地反映出来。

蒙古人在历史上曾经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向统治阶级进行过斗争。其中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便是民间故事。他们通过美妙的故事情节表现了对统治阶级的斗争,表现了期待美好情景的愿望。

蒙古生活故事的题材可以分成几种类型。如,关于善良和丑恶,关于聪明的妻子改正丈夫的愚蠢,关于残忍的继母,关于人们的幸福生活,关于主人和仆人,关于沙弥和师傅等几个部分。

由于生活故事涉及的社会生活领域太宽泛,从家庭到社会的种种矛盾纠葛,几乎都可以编成故事,如按内容作包罗无遗的分类,必然十分琐细;而且将这些内容与形式统一的艺术品,撇开它的艺术形式,单就内容归类,对于我们认识它们的特征,也没有多大实际意义。

丁乃通先生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按AT分类法,在851型至990型之间,列入流行生活故事118种类型,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进行新的分类的良好基础。

根据载入《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的这些类型和我国目前采集的大量故事来看,流行最广、艺术上最为成熟的生活故事有如下五类:长工斗地主的故事、百姓打官司的故事、巧女故事、呆女婿故事以及机智人物故事。现分别加以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