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人和自然关系的幻想故事

一、反映人和自然关系的幻想故事

反映人和自然关系的故事,有久远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人类创造的古老神话,其基本内容就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人们征服自然力,战胜自然灾害,争取自己生存发展的斗争,在随后产生的幻想故事中获得了更为充分和有力的反映。这些作品表现人与自然的斗争,大体有三种类型。

1.叙述主人公同恶魔、毒龙、猛虎等进行艰苦斗争的故事。这些凶恶形象,是作为与人为敌的自然力的化身出现的,于是主人公同它们的斗争就成为人类征服自然力的象征性图画了。白族的《小黄龙和大黑龙》中的斗争较为艰苦。白族少年戴上铜头铁爪,跳进洱海,变成一条小黄龙,在岸上乡亲们的帮助下,同住在海子里兴风作浪、残害生灵的大黑龙苦斗三天三夜,终于赶走了大黑龙。而他自己却从此再也不能恢复人形了,只得永远住在水中,成为异类。故事中的白族少年是胜利者,但他又在斗争中牺牲了自己的人间幸福。人们以悲壮的调子来叙述这个故事,显得分外感人。

布朗族的《布朗族少年》,也是赞颂少年英雄的。他斗争的对象是成了精灵的两块凶恶的怪石头,“它们嫉妒人们美好的日子,于是就带领着四山的石头,想把江水堵住,淹死幸福的人们”。可是它们怕鸡叫,鸡叫就走不动了。那个15岁的布朗族少年偷听到它们的秘密谈话之后,立刻学鸡叫,制止了石头怪企图造成的一场大灾难。前面的《小黄龙和大黑龙》讲的是人们和洪水灾害的斗争。这里的石头怪是什么?请看故事里的叙述:一会儿响声如雷,越来越近了,趁着松林里淡微的月光,他看见前面有两个大怪物,拥着一群风沙石块,冲断路旁的树木,一路飞奔下来。它们的企图是把江水堵起来,淹没这儿的一切。很明显,这是对南方时常发生的泥石流的形象化。故事中着重赞扬主人公的聪明智慧,情节虽不及前一篇曲折,构思却十分巧妙,把领头的两块大石头作为一公一母来描写,它们的形象既凶恶又愚笨,叙述中饱含幽默情趣,别具一格。

2.叙述主人公寻珠取宝,改变自然面貌的故事。这类故事里的宝物,具有改变自然面貌的巨大魔力,但不能轻易获得。主人公克服重重艰险、寻珠取宝的努力,实际上象征着他们用艰苦劳动改变自然条件的斗争。《中国民间童话故事选》中选录的壮族的《水珠》和汉族的《运河水的故事》可以作为代表。

《水珠》讲的是,一个乱石山上的寨子因遭天火燃烧起来,塘干地裂,庄稼枯死,人们无法生活。老人说:“在坝子东面很远的地方有座水源山,水源山上有个水源塘,水源塘里有颗水珠,要能把那颗水珠取来,就可以扑灭槽子里的天火;可是在水源塘那儿有一只凶恶的大金蜘蛛,它扯起一张大网,把塘口密密地封住了,谁也进不去。”小伙子岩刚不畏艰辛,战胜毒蜘蛛,终于取来水珠,吞下肚去,立刻变成了一个张开大口、喷吐清泉的巨人。家乡父老从此过起了丰衣足食的日子。

《运河水的故事》讲的是,运河刚挖成时,河水苦咸,把两岸的土地都变成了不长庄稼的盐碱地。后来出了个红莲姑娘,她奔向东海,从龙宫里盗来一颗龙珠,自己吞下肚去变成一条黄龙,喷吐黄水,河水便由苦变甜,由此改变了运河两岸人们的苦日子。

这类故事将各种威胁人类生存的自然力形象化,讲述主人公为消除这些自然灾害而进行的英勇斗争。这一类故事实际上是叙述人们怎样寻求一种有利于他们生存发展的自然力,许多故事以找水为中心,以农业生产为背景。其中也有曲折的斗争,以便展示主人公不屈不挠的努力。

3.叙述主人公不惜自我牺牲,揭开自然奥秘的故事。《中国民间童话故事选》中选录的侗族的《长发妹》和蒙古族的《猎人海力布》就属于这一类。长发妹进山发现了一眼清泉,可是山神告诉她:“你要是说出去,让别人来这里取水,我就杀死你!”长发妹甘愿受罚,自己变成石头人挨水冲,把这一秘密告诉了乡亲们。结尾出人意料:榕树老人凿了一个石头人代她受罚,救了这个好心肠姑娘。

猎人海力布获得一颗宝石,含在口里就能听懂鸟言兽语传达的秘密讯息。有一天,他听到飞禽走兽议论说:“明天这里要山崩地裂,洪水泛滥,得赶快逃走!”如果泄露这一秘密,他自己将受到天神的严厉惩罚。但在“宁肯牺牲自己,也要救出大家”的崇高思想支配下,他还是通知大家转移,使大家逃脱了这场严重自然灾害,而他自己则受罚变成了石头。自然界存在种种奥秘,在现代科学发达的今天,有些奥秘人类仍未解开。探索这些奥秘,趋利避害,加以利用,这是对人类征服自然的历史的真实反映。发现山泉秘密的事在许多地方都可以找到。鸟言兽语透露山崩地裂、山洪暴发的情节,反映了鸟兽活动异常这一地震前常有的征兆被细心的猎人察觉这样的实际事例。故事中几乎都有泄露天机即遭惩罚的程式化的情节,它一方面表现出人们对这些自然界奥秘的神秘观念,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构成故事情节,以富有魅力的形式,来赞颂主人公为集体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