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呆女婿故事
和巧媳妇故事相对照的,有呆女婿故事。一巧一呆,相映成趣,均深得民众喜爱,成为生活故事的代表作。
呆女婿故事大体有两种类型。《借布机》是一类,讲主人公因呆头呆脑,在日常生活中吃尽苦头。如分不清丧事和喜事,对着出殡的人家贺喜;不懂得失火和打铁是两回事,挑水把铁匠炉子泼灭了还以为是帮人救火;媳妇叫他见人打架就要劝架,他却去把两头正在争斗的牛拉开,结果受了重伤。故事采取连锁体结构展开叙述,情节活泼动人。它实际上是一种儿童故事,意在从反面教会儿童一些生活知识,帮助少年儿童实现社会化,学会适应社会生活。在呆女婿身上,灌注着丰富的儿童生活情趣。呆女婿从丈人家把织布机背回来,见织布机有四条腿,便对着织布机讲起话来:“你有四条腿,我只有两条腿,你应该背我,怎么叫我背起你来了?你自己走!”于是把织布机扔在街上,自己跑回家了。这实际上是儿童心理的生动写照。因此,故事里呆女婿的言行虽十分可笑,却又天真可爱,并不惹人憎恶。
《学话得胜》属于另一类。其中的呆女婿虽呆头呆脑,但他无意中学到的几句话,却竟然在丈人家发挥了应急的作用。如对着席上的一只筷子,随口说出“双木桥儿好过,独木桥儿难行”,使岳丈不得不对之刮目相看,终于认了这个女婿。故事中通过呆女婿学话取得成功的情节,表现出人们对卑贱者的同情,流露出乐观幽默的情趣。
文学作品通常都是赞扬智慧而鄙弃愚蠢,民间故事却把呆女婿刻画成言行可笑而又有几分可爱的天真憨厚的形象,这确实是一种特殊的文学现象和审美心理。有趣的是,我国山西襄汾县长久以来,民间流行七十二呆故事,不仅有呆女婿,还有傻女、傻媳妇、呆父子,甚至有一个叫刘庄的呆子村。“说呆人是个愚笨、少窍、执拗、古怪的形象吧,却又难概其全貌,因为有时又表现了他憨厚、耿直、淳朴、执着的性格。”这些故事既讲起来可笑,其中的呆人又可亲可爱。人们在对那些呆人呆事笑过之后,又能受到智慧的启迪,这实在是奇特而有趣的文学现象[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