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护新生宝宝的睡眠
刚出生不久的婴儿,几乎整天都在睡眠中度过,在沉睡中成长。肚子饿的时候就会醒来,吃完母乳又继续睡觉,每天反复如此,没有昼夜的分别。这个时期中他一边打盹一边感受来自外界的光线和空气,同时也逐渐习惯家人的对话及生活中的各种声音。
想睡的时候就让他得到充足的睡眠;哭了,母亲很快过来温柔地拥抱他;吃饱了或换掉尿布就能得到满足,对婴儿的成长过程来说,这种舒服的体验非常重要。
●俯卧是新生儿的最佳睡眠方式
新生儿刚从母体中娩出,对环境的适应是护理新生儿的又一重点。
新生儿出生以后大部分时间处在睡眠状态,因为其在子宫内以趴卧状态为主,出生以后新生儿的这种习惯尽量地多保留,对其适应环境很有好处。
在母婴同室的病房里,新手爸妈每天可抚触婴儿3~5次,同时将新生儿趴在专用头型护理枕上练习抬头3~5次,每次1~2分钟。新生儿睡眠使用爬行俯睡法需要专人看护,可在白天试着将熟睡中的新生儿变换成俯睡姿势。
高质量的深睡眠是促进新生儿发育的重要环节,只有保证了睡眠,才能保证对新生儿进行科学的护理。俯睡的过程对新生儿的心理也是一种有效的保护。因为婴儿在子宫内都是趴着的,这种习惯出生后强行予以改变,让他仰睡,配上不规范的小硬枕头,睡眠中的宝宝常常惊醒,对宝宝的伤害显而易见。婴儿心理上的不适应、不习惯是新手妈妈感觉不到的,久而久之,对婴儿心理的伤害将影响他的一生。有许多宝宝常常哭闹,不好带养,甚至消化不良,均与此有关。爬行俯睡是新生儿宫内、宫外环境适应的最好方式。
还可以让新生儿趴在爸爸的胸部,爸爸跟新生儿说说话,同时进行新生儿抚触,也可以将新生儿抱到户外、走廊或窗前等自然光线多的地方,适当地进行日光浴,呼吸新鲜空气。
当新生儿趴着的时候,他会本能地想办法使自己舒适一点,但由于新生儿自身保护能力有限,开始俯睡时,应由婴儿保健医生指导或由专人看护。
新生儿一般每天睡眠5次,约16~18小时,俯睡、侧睡、仰睡结合,不断变换睡眠姿势,以保护婴儿的头型。0~28天是新生儿脑部发育最关键的时期,头型保护及头型护理从出生时起就应该特别注意。

可以在宝宝醒来或者喂奶及浅睡眠状态时适当地把他抱在怀里,让宝宝的耳朵尽量贴近妈妈的心脏,对其进行安抚、拥抱、呵护,也是使新生儿更多地获得保护和安全的方法
●新生儿睡眠时不必过于安静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新生儿因为耳朵里有羊水,所以听不到声音,现在科学研究表明,事实并非如此。新生儿出生后只需要几个小时就能听到声音了。
有些父母为了让新生儿有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总是把房间弄得非常安静,生怕会弄出什么声音把新生儿吓着。其实这种做法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因为一些声音是会让新生儿产生安全感的,并且还能给新生儿的感官带来丰富的刺激,对语言的发育也是非常有利的。
那么究竟什么声音才会给新生儿带来安全感呢?
首先是母亲的声音。因为新生儿在子宫内听惯了母亲的声音,他熟悉母亲的声音。母亲要经常用温和的话语和新生儿进行交流,这样能加强新生儿的安全感,让他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亲切感。
其次,可以让新生儿听一些有节奏的、柔和的、缓慢的、优美的乐曲,但是要注意时间不宜过长。另外,还可以给新生儿一个有声响的环境。家庭的日常生活会产生各种声音,如走路的声音、开关门声、水流的声音等,这样的声音可以帮助新生儿真实地感受周围的环境和适应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