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拉伊族
拉伊族是尼泊尔的一个古老民族,传说这个民族是上古时期克拉底人的一个分支。拉伊族主要聚居于孙柯西河和阿龙河之间的奥卡尔东加、科塘、博杰普尔、乌代普尔、索卢昆布等县。拉伊族的语言分化严重,一部分讲拉伊语,但也有一部分拉伊人讲班塔瓦语(Bantawa)和其他语言。2011年人口统计时,拉伊族人口为62万,占全国人口的2.3%,是仅次于卡斯族、马嘉族、塔鲁族、塔芒族、尼瓦尔族的第六大民族。
拉伊人的姓氏杂七杂八,有许多姓氏和副姓。他们根据姓氏不同组成不同的社会集团。如班塔瓦、卡灵格、图隆格、帕尼格和亚姆普等。由于拉伊人的姓氏复杂,方言多,因此他们的社会关系比较复杂。
拉伊人的村落一般坐落在海拔1000—2000米的山谷地带。房屋建筑多为平房,墙壁用石头砌成,屋顶用茅草或石板覆盖。住房靠近耕地,显得稀稀拉拉。
拉伊人的农作物有玉米、大米、小米和芥子。粮食不仅自给,还有剩余来酿酒。他们还种植各种豆类、土豆和蔬菜,以及柑橘、香蕉、木菠萝和番石榴等。
拉伊族女子喜欢佩戴红玻璃珠子、项圈、银镯子和戒指等。男子包括10来岁的小孩,都习惯于佩带库古利腰刀。他们非常吃苦耐劳,冬闲时,常外出到南部的达兰、贾纳克普尔等城市或去印度的大吉岭等地打工赚钱。
一个村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拉伊”,即村长。拉伊负责村里的税收,还负责接待来访官员,处理日常事务,包括调解民事纠纷。“拉伊”的职务是世袭的。
拉伊人也是英印军队积极招募的对象。拉伊人向来以勇敢、无畏和直率著称,因此很适合在军中服役。拉伊族的年轻人热衷于参军,这样不仅可以寄回外汇,改善生活,还可以在退役后以此为资本,从事商贸。
拉伊族在宗教信仰方面尽管受到藏传佛教和印度教的影响,但他们还是保持了自己的原始信仰,即万物有灵论的萨满教。拉伊人很崇拜巫师,认为巫师能通神治病。
拉伊人实行内婚制。拉伊人在确立姻亲关系时,双方的血缘要追溯到父系第七代以外,即只有第八代或更晚的同一氏族人才能通婚;母系血缘超过三代即可。这样可以避免近亲结婚。拉伊人婚姻方式有偷婚、求婚、私奔和自由恋爱等。拉伊人的“偷婚”,基本属于自由恋爱方式。年轻人利用集市、庙会或参加他人婚礼之机选择对象,彼此产生爱慕之情后,男子发出山盟海誓,向女子表示忠心,女子即以身相许。此后,男子去女方家以谦恭的态度赔礼提亲。
拉伊人一般实行土葬。为了纪念故去的亲人,拉伊人还盛行建一种叫“乔塔拉”(Chautara)的歇息站。这些歇息站大都建在行人必经的大道旁,包括一个台案和一条木凳,并在旁边种植一棵用来遮阴的毕钵罗树。人们相信,这种善行有助于为其在天界的死者和在现世的亲人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