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投资与援助
(一)外来投资
为了吸引外国资本来尼泊尔投资,尼泊尔政府制定了友好的投资政策。2011年10月,尼泊尔与印度签署了《双边投资促进和保护协定》和《避免双重征税协定》。2012年初,尼泊尔政府发布《经济繁荣发展行动计划》,计划与中国和卡塔尔等5国签署《双边投资促进和保护协定》。在此之前,尼泊尔已经与印度、英国、法国、德国、毛里求斯和芬兰六国签署了该协定,但除印度外,与其他五国的双边投资额都很小。
尼泊尔希望在基础设施、水利、能源、工业等领域引进外资,以加速本国的经济发展。目前,中国与尼泊尔正在商谈签署这一协定的文本。
2012年底,在尼泊尔经营的外国投资企业中,印度的最多,为501家;其次是中国,为401家;美国居第三位,为174家。
(二)外国援助
尼泊尔自20世纪50年代起开始接收外国援助。1952年,美国向尼提供了3000万美元的无偿援助,之后印度也开始提供援助。1956年,中国开始向尼泊尔提供经济援助。印度、美国和中国成为当时向尼提供经济援助的三个主要国家。至50年代末期,苏联也开始向尼泊尔提供经济援助。
最初,各国对尼泊尔的援助都是无偿的,从1963年起,除无偿援助外,有偿贷款援助也开始向尼泊尔提供。1976年援尼财团成立后,尼泊尔获得的双边援助开始向多边化发展。援尼财团主要成员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德国、日本、瑞士、英国、美国、亚洲开发银行、国际开发协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
尼泊尔无论是制订财政预算或是制订五年发展计划,都把外援作为“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外援甚至占到80%,而且外援的数额也在不断增长。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外援为2.672亿卢比,“二五”和“三五”增至5.213亿卢比和9.761亿卢比,“七五”计划为204.8亿卢比,“八五”增至743.55亿卢比,“九五”进一步增至1115.46亿卢比。2011—2012年度,外援总额为981.79亿卢比,其中赠款为583.37亿卢比,占外援总额的59.4%;贷款为398.42亿卢比,占外援总额的40.6%。
表7-13 近年来尼泊尔接收外援情况(单位:亿卢比)
资料来源:尼泊尔财政部《2012—2013年度经济概览》。
尼泊尔经济的发展得益于外援的有效利用。2014年5月尼泊尔政府重新颁布了《外援使用指导原则》,对外援的使用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比如,不能利用外援资金派遣人员去国外参观学习、访问和培训等;禁止使用外援资金购买豪华汽车和昂贵设备、计算机、复印机、传真机、家具等。2010—2011年度,农业、灌溉及林业的外援利用为29.42亿卢比,占实际利用外援总额的5.07%;交通运输与通信、电力实际利用外援148.32亿卢比,占实际利用外援总额的25.57%;社会服务业(包括教育、卫生、饮水、地方发展和其他社会服务等)实行利用外援364.03亿卢比,占实际利用外援总额的62.77%;其他部门利用外援38.21亿卢比,占实际利用外援总额的6.59%。
2013年10月17日,世界银行通过了对尼泊尔为期五年的援助计划,此次援助计划主要是战胜贫困,具体的援助项目从原来的教育、卫生、食品、饮用水等公共服务行业向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延伸。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对尼泊尔金融改革给予援助,首批就提供了7亿卢比的援助。
表7-14 近年来尼泊尔使用外援情况(单位:亿卢比)
资料来源:尼泊尔财政部《2012—2013年度经济概览》。
印度是尼泊尔的援助大国,尼泊尔的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印度大量的经济援助。印度援建的主要工程有特里布文国际机场、马亨德拉国家公路(即东西公路,印度援建了其中的78.5%和22座桥梁)、特里布文公路(加德满都至比尔根杰)、悉达多公路(博卡拉至悉达多纳格尔)、陆军医院和警察医院等。印度对尼泊尔的援助领域主要包括公路、机场、邮电、水利、农业、林业、园艺、畜牧、教育、卫生、轻工机械、化纤、卷烟、药品生产等。
美国的援助目标主要在意识形态方面,如以加强民主和行政管理能力的援助项目。欧盟也与美国相似,如2010年为尼泊尔提供“和平进程”基金。日本的援助主要是减贫和治理环境污染。亚洲开发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主要针对尼泊尔的教育、卫生、食品、饮用水等公共服务和金融改革、减贫等领域。尼泊尔政府希望外国援助从传统的领域,逐渐转移到基础设施建设、能源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