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尼美关系

二、尼美关系

尼泊尔与美国自1947年4月25日建交以来,经过70多年的发展,两国关系一直处于正常发展的状态。1952年,美国在尼泊尔设立援助团。1958年3月,尼在美设立使馆;次年8月,美国在尼设立使馆。在整个50、60年代,美国一直是尼泊尔主要的援助国之一。

美国支持尼泊尔的独立及其外交政策。1960年马亨德拉国王访美。1964年,两国签订《军事援助协定》《经济援助协定》和《文化交流协定》。1977年,卡特政府执政初期,曾利用人权问题支持尼被禁的大会党,向尼泊尔王室施加压力。卡特执政后期,改变了对尼泊尔的做法,不再利用人权问题支持大会党,转而支持国王举行公民投票、修改宪法、加强民主建设,两国关系有所改善和发展。1983年12月,尼泊尔国王比兰德拉访美,美国宣布支持尼泊尔和平区的建议。1988年后尼印关系趋于紧张,美国对此极为关注。1989年1月,美国务院发表声明,敦促尼印通过谈判解决贸易和过境问题上的分歧。印度对尼泊尔实行经济封锁后,5月20日,美国会通过决议,呼吁印度停止对尼泊尔采取的行动。

1990年美国支持尼泊尔国内反对评议会制度的运动。2月,美参众两院一些议员联名致函尼泊尔国王,要求他释放在运动中被捕人员,不使用暴力,实行民主,重视言论自由和人权。尼泊尔恢复多党制和成立临时政府后,美立即表示欢迎。1990年12月,尼泊尔大会党最高领袖格内什·曼·辛格访美,会见了布什总统。1991年5月,大会党在选举中获胜,美国务院发表声明,对“自由和公正的大选”表示祝贺。1991年7月,美国驻尼大使会见柯伊拉腊首相,承诺美国会把对尼援助再提高30%,达到每年2000万美元的水平。

“9·11”事件后,出于反恐战争的需要,美国调整了其南亚政策,重新提升美巴盟友关系,继续发展美印关系。尼泊尔政府采取支持美国打击恐怖主义的立场,声称愿为其开放领土和领空,因此尼美关系升温。2002年1月,美国国务卿鲍威尔访尼。这是尼美建交以来,美国对尼泊尔进行的最高级别的访问。访问期间,鲍威尔答应向尼泊尔提供200万美元,用于从美国购买军火。3月,美国太平洋司令部派出一个由12人组成的军事专家小组前往尼泊尔。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美军事小组研究了尼反政府武装活动的情况,听取了尼泊尔有关打击行动的介绍,并对尼泊尔国内安全形势及军事需求进行了评估,最后建议尼泊尔应扩充军队,由当时的六七万人扩充至20万人。4月23日,美国总统布什要求国会批准向尼泊尔提供2000万美元的援助。此外,美国还向尼泊尔派遣军事顾问和训练专家,帮助尼泊尔军队和警察镇压反政府武装。

2002年,美驻尼使馆两名安全人员被杀后,美国政府认为有必要继续深入打击反政府武装。美国政府表示,2003年将向尼泊尔提供3800万美元援助。2003年1月,美国太平洋司令部的一支陆军部队与尼泊尔军队举行了为期1个月的联合军事演习。

2006年尼国内停战,实现全面和解,美国减少了对尼军事援助。2008年尼共(毛主义)执政后,美国也逐渐取消了强加在其头上的“恐怖主义”称号。尼政府领导人也访问美国,希望得到美国的经济援助。

2015年尼泊尔“4·25”大地震发生后,美国及时提供了人道主义援助。美国国际发展署(USAID)积极会同尼泊尔政府、美国军队和国际救援组织,向尼泊尔灾民提供了价值2765万美元的救助钱物。其中,美国国防部415万美元,美国国际发展署海外救灾援助项目2100万美元,美国国际发展署以粮食换和平计划250万美元。这些救灾物资中包括250套临时住所材料、450卷塑料布和62500张防水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