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共和政体的建立
2008年4月,尼泊尔举行制宪会议选举,尼共(毛)成为第一大党。5月28日,制宪会议召开首次会议,通过废除君主制的决议,宣布尼泊尔为联邦民主共和国。
2008年8月,尼共(毛)与尼共(联合马列)和马德西人民权利论坛等其他政党组成联合政府,尼共(毛)主席普拉昌达出任共和国第一任总理。大会党领导人亚达夫任总统。2009年5月4日,由于在解除尼泊尔军队参谋长卡特瓦尔职务等问题上发生分歧,普拉昌达辞去总理职务。5月23日,尼共(联合马列)领导人马达夫·库马尔·尼帕尔在大会党、马德西人民权利论坛以及其他一些小党的支持下,当选新一届政府的总理。
2010年5月28日,制宪会议为期两年的制定宪法的期限已满,但宪法未能制定完成,尼帕尔随即宣布辞职。之后,长达半年共16轮的总理选举仍未选出新总理,经过激烈博弈,尼共(联合马列)主席贾拉纳特·卡纳尔在尼联共(毛)的支持下于2011年2月3日出任总理。5月28日,制宪会议延期一年的期限已经到期,宪法仍然无果,于是各政党协商再延长三个月。8月13日,眼看制定宪法无望,卡纳尔提出辞呈。8月29日,尼联共(毛)副主席巴布拉姆·巴特拉伊被选举为共和国第四任总理。
这是尼联共(毛)时隔两年半以后再次执政。为了制定新宪法,尼联共(毛)在军队整编合并等问题上做出巨大让步,但宪法制定仍然无法完成。在又经过两次延期(第一次为三个月,第二次为六个月)之后,制宪会议终因无法完成制宪任务而于2012年5月27日被迫解散。2013年3月13日,在各党达成共识的基础上,成立了由11名无党派人士组成的“临时选举委员会”(即临时政府),尼泊尔首席大法官基尔·拉吉·雷格米(Khil Raj Regmi)出任该委员会主席,负责组织第二届制宪会议选举。
2013年11月19日,第二届制宪会议选举在两次延期后举行。尼泊尔大会党成为第一大党,其后为尼共(联合马列)、尼联共(毛)等。大会党主席苏希尔·柯伊拉腊成为新总理。
经过近两年的艰难制宪过程,2015年9月16日,尼泊尔制宪会议以超过2/3的多数通过了新宪法,这是尼泊尔历史上第一部由人民代表制定的宪法。9月20日,总统亚达夫宣布实施新宪法,八年前制定的临时宪法即行废止。
2015年10月11日,尼泊尔第二大党尼共(联合马列)主席卡德加·普拉萨德·夏尔马·奥利(Khadga Prasad Sharm Oli)当选新一任总理,成为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第六任总理。10月28日,尼共(联合马列)副主席比迪娅·班达里(Bidya Bhandari)当选总统,成为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的首位女总统。
新宪法颁布后,遭到尼泊尔南部印度裔的马德西人的抗议,抗议活动造成几十人死伤。印度遂以安全形势不佳为由,对尼泊尔实施非正式禁运,尼泊尔国内油气短缺,严重影响经济运行。2016年6月,尼共(毛主义中心)主席普拉昌达再度成为总理。但由于实行联邦制的关键环节,即各省的划分达不成共识,联邦制迟迟不能落实,严重影响了尼泊尔政治发展的进程。
2015年9月新宪法规定,2018年1月前,全国必须完成地方、省和中央3个层级的选举。2017年9月地方选举结束,在全国753个地方选举单位(乡和市)中,尼共(联合马列)赢得294个,居第一位,紧随其后的是大会党266个,尼共(毛主义中心)106个,尼泊尔联邦社会主义论坛31个,尼泊尔人民党24个,其他政党共32个。当年11月26日和12月7日,全国7个省的省议会和联邦议会分两个阶段同时举行了选举,由尼共(联合马列)和尼共(毛主义中心)组成的左翼选举联盟赢得了压倒性的胜利,联合马列主席奥利出任政府总理。2018年5月,这两大尼泊尔共产党派别完成合并,组建了新的尼泊尔共产党,尼泊尔政治进程有望走上平稳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