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民族民主党
民族民主党最早成立于1992年1月3日,由原来的民族民主党(昌德派)和民族民主党(塔帕派)合并而成。昌德派和塔帕派均成立于1990年5月29日,主要由前评议会人士组成。在1991年大选中,昌德派获3席,塔帕派获1席。
合并后的民族民主党在1992年的地方选举中,获得9.76%的选票。1993年6月11日,该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苏尔亚·巴哈杜尔·塔帕(Surya Bahadur Thapa)任党主席。在1994年11月的大选中,该党获下议院205席中的20席,成为议会第三大党。
1995年9月10日,该党参加了由大会党领导的联合政府。1997年3月,联合政府垮台后,民族民主党(昌德派)与尼共(联合马列)等组成新政府,昌德任首相。1997年10月,在大会党的支持下,议会通过了对昌德政府的不信任案,塔帕派联合大会党和亲善党组成联合政府,塔帕任首相。
1997年11月中旬,民族民主党在比尔根杰召开“二大”,昌德派拒绝与会,不久另组新党,定名为“全国民族民主党”,民族民主党正式分裂。1999年5月的议会选举中,塔帕派赢得11个议席,而昌德派一席未得。同年12月,两党又宣布合并。
2002年12月,该党召开“三大”,塔帕由于任满两个任期,不再担任党主席。原总书记帕舒帕蒂·沙姆谢尔·拉纳(Pashupati Shamsher Rana)当选为新主席。
2004年11月,该党再度分裂,苏尔亚·巴哈杜尔·塔帕成立了“民族人民党”。2005年1月,另一位领导人卡马勒·塔帕(Kamal Thapa)也组建了新党,命名为“民族民主党(尼泊尔)”。这样,民族民主党一分为三。在2008年制宪会议选举中,拉纳领导的民族民主党赢得8席,苏·巴·塔帕领导的民族人民党获3席,卡马勒·塔帕领导的民族民主党(尼泊尔)获4席。
2008年选举之后,民族民主党放弃了君主立宪制,接受了共和政体。但卡马勒·塔帕领导的民族民主党(尼泊尔)仍然坚持君主立宪制。除此之外,三个政党都奉行“民族主义、民主、自由化”,主张多党制、独立司法和人权社会,维护民族主义、独立、国家完整;主张实行市场经济,建立竞争的经济体制等。
2013年5月,拉纳领导的民族民主党又与塔帕领导的民族人民党合并,塔帕被推选为党主席。
2013年11月的第二次制宪会议选举中,民族民主党获13席,民族民主党(尼泊尔)获24席,影响力在上升。
2015年9月,制宪会议对新宪法进行表决时,民族民主党(尼泊尔)投反对票。10月,民族民主党(尼泊尔)转而支持尼共(联合马列)主席奥利参加总理竞选,奥利当选总理后,该党加入联合政府,其主席卡马勒·塔帕被奥利任命为副总理兼外交部长。
2016年11月22日,民族民主党(尼泊尔)与民族民主党合并,组建新的民族民主党,原民族民主党(尼泊尔)主席卡马勒·塔帕任党主席。2017年大选中,民族民主党仅获得联邦众议院1个席位。这1个席位来自简单多数制选举,在比例制选举中因为未达到最低得票3%的门槛线而未获议席。尽管议政参政能力减弱,但新的民族民主党要求恢复印度教君主制国家,与现行联邦共和制道路背道而驰,因此十分引人注意。
2020年3月11日,塔帕领导的民族民主党又与从民族民主党分裂出去的民族民主党(联合)合并,成立了新的民族民主党。民族民主党(联合)由帕舒帕蒂·沙姆谢尔·拉纳和普拉卡什·昌德拉·罗哈尼分别领导的两个派别合并。最新组建的民族民主党实行联合主席制,塔帕排名第一。曾经多次分裂的民族民主党在完成大合并之后,党的实力有所增强,虽然不能与其他党相抗衡,但作为仅次于大会党和共产党的老党,有望在以后的大选中获得更多的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