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军简史

一、建军简史

尼泊尔军队是一支单军种军队,仅由陆军组成,2006年以前称为“尼泊尔皇家军队”或“尼泊尔皇家陆军”。2006年皇室被推翻后更名为“尼泊尔军队”。尼泊尔军队始建于1769年普里特维·纳拉扬·沙阿国王统一尼泊尔的时期。

普里特维国王统一尼泊尔初期,率军四处征伐,扩大疆域。1788年尼泊尔军队侵入我国西藏地区,与西藏地方武装发生小规模冲突。1791年,尼泊尔军队再次侵入西藏地区,导致尼中之间发生战争,在清军的强大攻势下,尼军最后战败。1814—1816年,英军入侵尼泊尔,尼泊尔军队为捍卫自己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同英军展开英勇斗争。1846年,尼军将领忠格·巴哈杜尔发动宫廷政变,国王大权旁落,拉纳家族世袭首相职位,尼军也成了拉纳家族手中的工具。1856年,忠格·巴哈杜尔拥兵入侵我国西藏,使尼泊尔在中国取得许多特权。接着,他又于1857年派军前往印度,帮助英国镇压印度人民的反英大起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拉纳家族还派出近万人的军队(廓尔喀兵)到欧洲战场为英军服务。同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尼泊尔军队也应英国的要求派出10个营,隶属英军转战缅甸、印度等地,并参加对日作战。

尼泊尔军队一直以骁勇善战著称,由于在“二战”中战绩卓著,“廓尔喀”兵团的名声远扬。1951年以前,这支军队的组织不健全,管理涣散,甚至没有常备司令部,也不设兵营,官兵平时不发武器,分散居住在各自的家中,仅在检阅或紧急任务时才临时召集起来,稍加操练即派上用场。

1951年2月尼泊尔发生政治变革,特里布文国王的王权得以恢复,军队开始走上正规化建设轨道。次年2月,由250人组成的印度军事代表团来尼泊尔帮助整编和训练军队。该代表团改组了尼泊尔皇家陆军,将武装警察从军队中分离了出来,组建步兵、炮兵、工兵、通信兵和伞兵等兵种,修建了军营,并从印度购置了武器装备。经过整顿,尼军由原来的25000人缩减至6000人,尼军军官也分批次被送往印度培训。

1960年12月,马亨德拉国王在军队的支持下亲政,马亨德拉为加强王室统治,对军队进行了清理和整顿,成立了王宫警卫旅。印度对尼泊尔的做法感到不满,暗中支持尼泊尔大会党的成员以印度为基地,在尼印边境进行武装骚扰。1970年9月,在尼泊尔政府的强烈要求下,印度全部撤离了“军事联络组”(即先前的军事代表团,1958年更名为“军事训练顾问组”,1963年再次更名为“军事联络组”)和先前派到尼中边境的军事情报人员。

1975年,比兰德拉国王进一步对皇家军队进行体制调整,将陆军总司令改称为陆军参谋长,并扩充军队。70年代后期,南亚地区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印度通过武力控制不丹,吞并锡金,肢解巴基斯坦。面对这种形势,尼泊尔调整军队建设指导思想,争取多边军援,减少军事上对印度的过分依赖。尼泊尔军队同英国、美国、德国、法国和中国等国的军方建立了联系,尼泊尔军队逐步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