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案例
为了让学生的潜能得以发展、表现,让学生有选择的权利,有展示的舞台,有更多的感知、观察、思考和探索的机遇,有更多的锻炼主体性的机会,我针对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五课《我看见了大海》与第八课《看不见的爱》题材类似,中心相近的特点,决定大胆尝试,让学生根据兴趣需要,对第八课《看不见的爱》学会自选学习内容,自学方法,自学形式,通过学生的自读自悟自讲,教师引导补充的方式上课,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创造性教学方式,让每个学生学会对陌生领域时,自己去搜索,筛选资料,寻求答案。
自学开始了,一个留着齐耳短发的女孩引起我的注意——郭可妮,一个课下叽叽喳喳,上课总因为小声说话而被批评的女孩,今天却格外安静,手中的工具书——新华字典,被她充分的利用着,只见她还不时地在书上作着批注。当学生开始自己讲解时,她第一个举起了手,第一个走向三尺讲台。她显得有些腼腆——这可不是平常能见到的情景,稍做停顿,便开始模仿老师的教学手法,从词入手,继而向周围同学质疑,解疑,当全文分析明了,中心显而易见时,她做了这样的小结:“世上有万般情,只有亲情最永恒;世上有千种爱,只有母爱最伟大。当心灵的天空充满了母爱,我要饱含激情把文中描写母亲的地方读给大家听,让我们再一次领悟作者所表达的伟大母爱吧!”
当她结束了发言,我第一个带头为她鼓掌,第一次看到她因羞涩而涨红的脸——那是老师批评时也没有看到的羞涩。我不禁怔住了。
课下,我与她交流时,夸她今天的表现很出色,问她究竟是什么转变了她呢?她认真地对我说:“老师,其实我喜欢这类文章,以前您常用语文课上三、五分钟的时间读一些有启迪的小短文,我就从您读过的《母爱的天空》这篇文章时记住了您当时的评述,今天我只不过是搬来用用。”我又问她:“今天怎么不在课上随意讲话了?”她说:“每次您用不同形式讲课时,我都不说话,因为我喜欢这样的课堂,您只是没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