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活动中获得品德体验

二、在课堂活动中获得品德体验

体验是最真实、最感性的一种内心感受,通过活动能让学生进行道德情感的体验,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能内化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意志,引发道德行为,使知、情、意、行在品德形成过程中成为和谐的整体,促进人的发展。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找朋友说悄悄话、做做“小帮手”,在活动过程中知道哪些是自己应该做的事,学生向学生学本领,你来教教我,我来帮帮你。课堂气氛自由、民主、愉悦,讲台成为师生道德对话的平台,教师与学生一样,也是道德规范的学习者,无须强迫学生接受什么观念,在师生、生生情感相互碰撞和交流过程中自我感悟、自我教育,学生亲自体验,感受教学内容,让他们真正成为认识的主体,学习的主人。例如:在教学《我会好好地吃》一课,课堂中,教师把这节课设计成“自助餐会”,自己选择喜欢的食物,在上课之前教师提前请一名“营养专家”到时来给大家评判一下,给大家讲解一下营养学(配合学生选择的食物)当时的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本课通过设计自己选择、“专家点评”、饮食习惯、谈看法等环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在活动中就达到了教学目的。实践证明,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应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创设情境,将教学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需求,让学生在课堂上谈自己的实际情况,说自己身边的事,将生活呈现在课堂上,将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