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包子”与红石榴

“气包子”与红石榴

北京市海淀区永泰小学 罗立新

既然只能用理想去点燃理想,既然学校是心灵的接触最微妙的地方,既然人只能由人来建树,那么,创设、营造真正的教育情境就是良好教育的应有之义。

——摘自《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肖川著

办公桌上摆着两个红红的、咧着嘴的大石榴,是郭春雷送给我的。

郭春雷是个挺不错的孩子,有“跳绳大王”,“劳动大王”之称。只是特别爱生气,又有“生气大王”的称号。

在班级点名批评,不见效,他比你气还大呢;家访不见效,父母卖水果,没时间理他;多次谈心,见效不大。

前几天,选“劳动星”,大家一致同意选他,谁知他却噘起嘴生气了,还大声说:“我才不想当呢!”原本热烈的气氛一下子冷却下来。实际上,他自己生够了气,也就好了,又有说有笑了,可影响不好,班上有几个同学正在效仿呢!

回到办公室我冥思苦想:我认为郭春雷的心理问题,是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我行我素造成的,如任其发展定会影响他的学习、生活,还会影响其他同学,使班级成为转不起来的陀螺。疏通他的心理问题,除了师生给她更多的关爱外,还要讲究艺术。

这一天中午,郭春雷捧着两个大石榴来到我办公室,说:“老师,我妈让我给您拿两个石榴,这两个石榴咧嘴了,不好卖。”

我眼前一亮,感觉这是一个极佳的教育机会,我把石榴拿在手中,旋转着,从不同角度审视着,问他:“咧开嘴的石榴虽不好卖,但我觉得它很好看,你说为什么?”

“好像在咧开嘴笑,露出了一颗颗玛瑙似的小牙齿。”

“太聪明了,石榴笑的样子非常可爱,你笑的样子也非常可爱。”

他笑了,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老师和同学们都喜欢看你笑的样子,可你为什么老爱噘着嘴生气呢?前几天评选《劳动星》,大家都选你,你应该感到高兴才对,为什么又生气了呢?”

“我妈告诉我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其他再好也没用。”

“你学习也不错呀,其他方面就更不用说了,如果你把爱生气的毛病改掉,把你这股犟劲用在学习上,你会超过咱班班长的。这两颗石榴老师收下了,看你能不能像这两颗石榴一样笑口常开。”

真没想到,由一个咧嘴的石榴这一偶然的事情引出的一场谈话,居然疏通了积蓄在他心中已久的障碍。老师和同学们看到了笑口常开不再噘嘴耍脾气的郭春雷。

由此我想到了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说的话:千万不要干巴巴地同年青人讲什么理论。如果想使他懂得你所说的道理,你就要用一种东西去标志它。用开口的石榴与撅嘴的娃对比,老师在非常融洽的氛围中,抓住了这一偶然出现的事物,采取迂回包抄的教育方式,让受教育者在自然而然中接受教育,避免空洞乏味的直接说教,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教育无定式,没有哪一种教育方式是最好的、万能的。教师只有在付出真诚的爱的基础上,善于动脑,善于利用情境,不放过任何机会,才会探索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