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故事从一把桃木梳子说起吧。小时候,我常喜欢蹲在奶奶的面前,任由奶奶用一把结实的桃木梳为我梳头。然后,她散开自己的满头白发,慢慢地梳啊梳啊。梳着梳着,她就想起了一个人:“满崽,这梳子可是你大爷爷留下来的哩。”后来我才知道,她说的这个大爷爷叫宋来发,其实和我没有任何血缘关系。

1934年10月的一个夜晚,在瑞金县云石山乡帮坑村牛角湾的一个农家小屋里,宋来发收拾了行装,最后一次拉住了刘香娣的手:“我就要随部队出发了,什么时候打完仗也说不准。香子,你要在家等我归来。”说完,他将一把桃木梳塞到了奶奶的手上,万分不舍地离开了家。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长征了。由于王明一意孤行的“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苏区未能打破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为保存充分的实力,红军被迫退出根据地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宋来发,和许许多多瑞金的好儿男一样,告别了母亲,告别了妻子,告别了生活和战斗过的这块红色根据地,开始了一段悲壮的、前途未卜的漫漫征程。

其时,身为妇女指导员的奶奶没有想到太多,她握着那把桃木梳子,满心以为她的来发子会像以前的几次久别重逢一样,再一次突然出现在她的面前。

奶奶是一个童养媳,自小家中兄弟姐妹多,被送到宋家时才两岁。幸而宋家没有女儿,对奶奶视如己出。宋来发打小与奶奶青梅竹马,感情甚笃。1929年,17岁的奶奶很自然地与宋来发结为夫妻。也是在那一年,红军在瑞金建立了红色政权。新婚不久,宋来发就撇下奶奶当了红军。他加入了红军纵队,和周边乡村的数百农民一起进山打游击,与敌军在密林里周旋,许久许久都不会有一丝一毫的音信。但是有时候,当奶奶的思念被时间磨钝了,他又像变戏法似的回到那间小屋,将等待的阴暗一扫而光。

谁知道呢?这样的等待,奶奶坚持了十多年,还是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