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塘有戏

禾塘有戏

“禾塘村有戏看啰!”在沉寂的乡村里,这样一个好消息不啻于一块重磅巨石,在一池静水中迅速搅动起一道道涟漪。原来,赣州市委宣传部、赣南采茶歌舞剧团到瑞金市瑞林镇送戏下乡来了。四邻八乡的人们,不禁欢呼雀跃,奔走相告。就连我们所驻的元田村,虽相隔甚远,也几乎是男女老幼,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我决定,晚上也去凑个热闹。

禾塘是个好听的名字,总使我想起诸如《荷塘月色》这样清新的篇章来。今晚禾塘村的月色果然不错,清辉遍洒。穿行在去往禾塘村的乡村公路上,夏夜的清风拂面而来,不觉身心俱怡。青蛙在路旁的草丛里尽情地鸣唱,一阵紧似一阵,仿佛给今晚的演出拉响了前奏曲,“稻花香里说丰年”这样的诗句又不禁要脱口而出了。与同行的几位镇干部谈起如今的乡村道路,他们都很有感触。以前,这儿连烂泥路都没有一条,禾塘村人的出行,全靠小船摆渡。如今村村通公路修了起来,送戏下乡的车子也能开进偏僻的小村了。一路上,步行的、骑行的村民三三两两,尽皆往禾塘村赶去。听说,离这远的村民,得走一个多小时的村路才能赶到。他们都早早地吃了晚饭,甚至于举家出动,只为赶一场乡村的盛会。热情高涨至此,着实令人感慨万端。

到得禾塘村委会,但见两排规划整齐的新房,中间正好隔出一条宽阔的街道。而演戏的舞台,就搭在这条街道的一头。舞台前方密密麻麻的条凳上,早挨挨挤挤地坐满了人。没抢上好位置的村民,有的将摩托车支在后面,自搭座椅仰头观看;有的站在两旁的屋檐下,引颈张望;有的干脆走到舞台后方,新奇地看着演员出场,单为听戏。村干部见我们来,特地容了几张方凳,在舞台的右侧方挤了个位置看。村里的狗儿早收敛了凶狠的一面,夹着尾巴在人们的胯下钻来钻去。蚊虫也从四处赶来,聚拢在舞台的泛光灯下,嘤嘤嗡嗡,上下飞舞,仿佛也想来一场华丽的表演。

不多会儿,演出拉开了帷幕,节目是赣南村民最喜欢的采茶剧。只见小丑、小旦且歌且舞,一前一后出了场,矮子步、单袖筒、扇子花等身眼手法一一亮相。舞台一侧,伴奏的乐师适时地配上勾筒、锣、鼓、钹等乐声,气氛逐渐热烈。演出的剧情是一律的喜剧,加之经常冒出一两句客家方言,让台下的观众时而会心一笑,时而俯仰大乐。最专注观戏的莫过于六旬以上的老人,他们深陷的眼窝里此刻正释放着光芒,一刻也不愿错过舞台角色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连手臂上有蚊虫叮咬着,也只是模糊地挥手一拍,舍不得低下头来查看战果如何。哺乳的妇女哄着怀中哭闹的孩子,不时抬头关注着剧情,实在哄不住了,就掀开衣服,把奶头塞进孩子嘴里,好落个自在看戏。孩子们是最快乐的了,因为看戏的夜晚,大人多半会给一些零花钱。他们才不会认真看戏呢,为的只是可以敞开了买零食。你看他们一手举着饮料,一手提着零嘴,到处窜动,和伙伴们攀比、炫耀着手中的食物,比过年还高兴。我想起儿时,家乡偶有电影和采茶戏看,也是这样的热闹,也是这样的快乐,但买零食,却是连想都不敢想的事。而今农村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细微处亦可见一斑。

演出到中场时,一个有奖问答的环节掀起了一阵小小的高潮。主持人尚未脱下小丑的戏服,问答的腔调也幽默至极。让我惊奇的是,那些关于“精准扶贫”“四改一整治”等问题,就连小孩子也高高地举起手来,答得丝毫不差。答题之踊跃,声音之响亮,令我这个当过老师的人也为之汗颜。“精准扶贫”政策如此深入人心,除去礼品的诱惑,还应归功于扶贫干部工作的细致到位吧。“想想从前乡村干部收统筹征提留,担谷牵牛,吓得老百姓看见干部就躲。看看现在,政府不仅不收我们的钱,还给我们发补助,处处为老百姓着想。如今,扶贫工作队还把戏送到我们家门口,大家当然举双手欢迎工作队了。”禾塘村一位老者深有感触地说。是啊,用真心换取真情,把农民的疾苦和需求装在心上,何愁农民不把你放在心里?

演出结束,已是夜晚十点多了。剧团的演员们,匆匆收拾了行装离开禾塘。明天,他们又将奔赴更多的乡村,为更广大的村民送上一场精神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