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的文艺家,许多都已经去过全省各地的脱贫攻坚示范村,但走进樟树下,仍为这里的洁净和秀美深深叹服。甚至,疑心自己进入了高档别墅区。在樟树的浓荫遮蔽下,青砖地、绿草坪、石围栏、艺术雕塑各居其位,一块不高的假山石上书写着“美丽洁源”四个行草大字。字,是瑞金市一个知名书法家题写的。感受着它与周围环境的完美契合,你忽然觉得,樟树下,其实原本就是一件时间的艺术品。或者说,是脱贫攻坚的艺术品。

2017年夏天,你曾与一些文友专程驾车来此散心。你们在村庄各处合照或自拍,荷花池、马头墙、桂花树,只觉处处皆景,诗意盎然。徜徉其中,这哪里像一处乡村图景,分明是一座有山有水有花有草的园林。你一次次地寻找过去的踪迹,又一次次地陷入恍惚。你一遍遍地问自己,这是无数次出现在梦中的外婆家吗?你的心里充满了矛盾,既希望这还是谙熟多年的外婆家,又愿意它就是现在这般美好的模样。

暮春的微风摇动着古老的樟树,枝叶发出沙沙的轻响。就在文艺家们被香樟灌醉,发出啧啧称赞的当儿,八十多岁的欧阳钊老人,正拿着竹扫帚唰刷地清扫着青砖地上稀疏的落叶。老人腰不弯,背不驼,着绿色解放鞋,戴白色棉纱手套,笑模笑样的,仿佛全身心地灌注于一件无比快乐的事情。人们说,他在这里义务扫地,已经好多年。

他和外婆当属同辈,也同样在苦日子里煎熬过。“欧阳钊老人,是真正的心肠好,当了几十年村干部,行了一辈子善。”妈妈忍不住要和你讲述他的故事。因为担心没钱娶媳妇,欧阳钊的父母像许多农村人那样,早早地为他带了一个童养媳。可是长大以后,俩人死活不愿意在一起。童养媳嫁了,欧阳钊单着。那时他的父母已逝,为了给他娶一门亲,已成家的哥哥到处去当挑夫,一分一厘地攒钱。由于经常翻山越岭赶夜路,劳累过度,哥哥壮年时不幸患病去世。后来,欧阳钊夫妇一直与嫂嫂和侄儿女共同生活,他顾全着一个大家庭,即使内部发生一些矛盾,也总是说理劝和,不曾分家,直到侄儿女们各自成家立业。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伴随着一场全国性的运动席卷城乡,许多地方接二连三地错杀无辜,许多家庭陷入悲痛欲绝之境。而樟树下在时任治保主任的欧阳钊极具定力的维护下,全村老幼平安度过运动。时至今日,许多村民仍发自内心地感念着他。

现在,欧阳钊已是儿孙满堂,全都住上了新房,再也不用为娶亲和衣食事操心了。“国家政策好,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我还有力气为村里扫扫地,就当是锻炼身体。”你在想,这应该是一个人对新生活最崇高的致敬了。他用一辈子,领受了命运给予的困苦和甘甜,他有他最质朴的回报与感恩方式。

从休闲广场出来,你又信步走进村民欧阳罗发生的家里。按照辈分,他应该是外婆的侄儿辈。二层半的小洋楼,粉刷洁白的外墙,中档装修的内室,一应俱全的家具家电。如果不是村干部的介绍,你不会相信,他曾经是地地道道的贫困户。夫妻二人站在敞亮的客厅里,黧黑的面庞上,有微笑随腼腆的神色一圈圈漾开。

欧阳罗发生夫妇是不幸的,他们的儿子患有唐氏综合征,先天愚型,属于二级残疾。2006年,欧阳罗发生自己又查出患有肺结核和肺脓肿病,经过两次大手术,最终右肺全切除,才捡回一条命。高额的治疗费,三个孩子的抚养教育费,欠债,还债,让夫妻二人陷入了恶性循环的生存困境。

生活的变化,从精准扶贫工作队的进驻开始。他们了解到,建档立卡贫困户欧阳罗发生家有一口鱼塘,因为身体和资金原因闲置了。于是他们找上门来,商量养鱼的事情。没有投入的资金,工作队帮他申请了五千元的产业奖补金,又帮他争取了五万元的财政贴息贷款。为了把鱼养得更好,还为他请来水产专家做技术指导。养鱼,是轻体力劳动,他正好能够适应。仅2015年一年时间,鱼塘就实现了一万两千元的纯收益。今年,工作队又为他扩大养鱼规模申报了精准到户项目补贴。鱼越养越多,他们的日子也就越过越红火。

养鱼赋闲之余,依着村庄环境整治的契机,工作队又鼓励他买了一台割草机。出去帮人割草,日工资可得两三百元。他还被推荐为村里的保洁员,月工资七百元。洁源生态阳光餐厅开业后,他的妻子去做服务员,月工资有两千元。走到哪里,人们都开玩笑说他们夫妻是“双职工”。

2019年,欧阳罗发生已实现家庭年收入六万多元,与2014年相比,增加了三倍多。现在,欧阳罗发生一家已经顺利脱贫。还债,清欠,建设家园,只要人勤手快,再不愁回到穷苦日子了。有产业,有工资,医疗有保障,他们和所有的贫困户一样,驶入了后顾无忧的幸福快车道。

同样的蜕变,还发生在全村六平方公里的土地和十五个村组八十四户贫困人口身上。他们种白莲、种油菜、种脐橙、养鸡鸭,2018年便实现了全部脱贫。顺风顺水间,到2019年,洁源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已达十二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