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的考验远未结束。接踵而至的,是穿越雪山草地。

1935年6月8日,红二师抵达四川境内,准备开拔北上,与红四方面军会合。为此,他们必须翻越夹金山,夺取懋功县。中央军委把这个光荣的任务再次交给了红一军团,红一军团则把为全军踏开一条雪路的任务,又交给了彭金高所在的红二师四团。

开路先锋,既承载着组织的信任,也承担着最危险的使命。

夹金山又名神仙山,位于宝兴县西北,懋功县以南,海拔四千多米。山上终年积雪不化,云雾缭绕,空气稀薄。这里气候变幻无常,时阴时晴,时雪时雨,忽而狂风大作,忽而冰雹骤降。没有道路,也没有人烟。

战士们来到夹金山脚下,仰望着覆盖山顶的大雪。当地群众见了,摇着头对他们说:“雪山是过不得的。大雪山,只见人上去,不见人下来。”他们把雪山称为神山,说如果有人在山上讲话、说笑,触怒了山神,不是被冰雪埋没,就是被风暴卷走,只有仙女才能飞过此山。

尽管如此,红二师四团还是喊着“征服夹金山,当好先锋团”的口号,开始了翻越夹金山的壮举。

彭金高在回忆录中写道:“开始上山时,我们这些南方没有见过雪山的人感觉还好,当我们爬到离山顶不远,头顶上云雾弥漫,时浓时淡,山风席卷着雪花,漫天飞舞。大家越往上走路越小,甚至没有路可走,坡也就越陡,空气越来越稀薄,呼吸越来越急促。战士们都上气不接下气,心跳加快,头昏目眩,感觉要呕吐。突然,我眼前一片漆黑,连人带枪一起向山下滑去,要不是被一个小坑挡住,要不是几位战友一把把我拉住,早就粉身碎骨了。战友们都为我的危险捏了一把汗。”

幸运之神又一次眷顾了彭金高,如果继续往下滚,他必定丧命无疑。在雪山上,他并非第一次亲眼看见战友的牺牲:有的人喝了一口雪窝里的水,就无声无息地倒下了;有的人被雪山的反光照射得头晕目眩,瘫倒在地,就再也起不来了;有的人已爬到了山顶,想坐下来歇一下,结果被冻僵,再也起不来了。后来,为了防止更大的伤亡,部队规定:不能抬头四处张望,防止晕眩;不能喝雪窝里的积水,防止中毒;视线不能超过三米,低头走路。

彭金高就是这样和战士们手拉着手翻越了雪山,到达阿坝懋功县的达维镇,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

然而,两军的会合,并不能解决红军继续生存下去的问题,饥饿和疾病考验着中央红军。在藏民区,语言和信仰不同,红军的筹粮小分队屡遭袭击,筹粮陷入无比困难的境地。战士们有时一天只能吃到一顿青稞糊糊,他们几乎把一切可以咬得动的东西都作为食物填进了肚里,风干的牛皮、死马、野菜、野蘑菇……疾病开始流行,误食毒蘑菇的死亡事件不断发生。

“那时爷爷很瘦,吃不好。”说到这,彭赣东重重地叹息一声。时至今日,他已经对爷爷的革命经历作了详尽的整理,但是每每回忆起爷爷所受的苦,他仍然表现出作为至亲的极度难过。

在饥饿、瘦弱和疾病的交缠中,彭金高所在的红一军团二师四团,又作为开路先锋,从毛儿盖走进了荒无人烟的松潘大草地。

他在回忆录中描述了当时的艰难处境:“不见山丘,不见树木,鸟兽绝迹,没有村寨,没有道路。长征路上,一直跋山涉水长途行军打仗,体力消耗太大。人人都是面黄肌瘦,拖着沉重的脚步向草地深处前进。开始每人每天有四两米,每顿二两,肚子还是整天饿得咕噜咕噜叫,经过几天的行军后,粮食吃光了。大家只好沿路找野菜充饥。后来野菜也没有了,就找草根吃,煮皮带吃。

“草地的天气变化无常,一天傍晚,忽然西面一团乌云向我们压来,不一会狂风大作,接着倾盆暴雨直泻而下,衣服被雨水打湿了,只能靠体温烘干。大雨过后,冰雹又下来了,打得大家都无处藏身,只好双手抱头掩面,任凭老天爷的摆布。夜晚露营时,更是寒冷难忍,大家只能挤在一起,背靠背围睡在一起取暖,忍受风雨的袭击。”

一路上,有人吃野草中毒而死,也有人沼气中毒而死。最痛苦的,莫过于眼睁睁看着身边的战友陷进沼泽泥潭。每当有人被吞没时,其他人不敢走过去救,否则都是死路一条。他们只能向难友伸去一根棍子,拉不上来也毫无办法。彭金高曾亲见一个战士在头顶即将被淹没时,高举双手,高喊着:“共产党万岁!”这一幕给予他深深的震撼,也成为他面对无数难以逾越的险境时,还能够坚持下去的强大精神力量。

是的,在每天一边打仗,一边艰难前行,随时都面临着牺牲的情况下,唯有坚定的思想信念和百折不挠的精神,支撑着他走出草地,继续将革命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