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 录
《平凉市农业科学院志》编纂委员会
《平凉市农业科学院志》编辑委员会办公室
《平凉市农业科学院志》编辑部
活动剪影
荣誉奖项
品种审定
凡 例
前 言
概 述
历史岁月新
科海扬帆劲
情怀践使命
硕果报初心
农田党旗红
大事记
1939年
1940年
1942年
1943年
1945年
1949年
1951年
1952年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1956年
1957年
1958年
1962年
1963年
1965年
1967年
1968年
1969年
1970年
1971年
1973年
1974年
1978年
1979年
1981年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1985年
1986年
1987年
1989年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第一章 机构沿革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机构沿革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机构沿革
一、陇东农业试验分场
二、平凉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三、平凉市农业科学院
第三节 党组织与群团建设
一、平凉专区(地区、市)农科所党组织机构
二、平凉市农科院党组织机构
三、纪律检查机构
四、群团组织建设
第四节 内设机构
一、办公室
二、科研管理科
三、信息产业发展科
四、成果转化科
五、总务科
六、实验中心
七、作物研究所
八、草畜研究所
九、果树研究所
十、蔬菜研究所
十一、旱作农业研究所
十二、植物保护研究所
十三、崆峒试验站
十四、高平试验站
第二章 作物栽培制度和丰产技术研究
第一节 耕作制度改革研究
一、耕作制度
二、耕作改制
第二节 丰产技术研究
第三章 土壤与肥料研究
第一节 土壤普查与调查
一、第一次土壤普查
二、土壤养分调查
三、第二次土壤普查
第二节 土壤剖面特征与理化性状
一、黑垆土
二、黄绵土
三、新积土
四、潮土
五、红黏土
六、灰褐土
七、山地草甸土
八、泥炭土
第三节 黑垆土长期定位施肥及土壤肥力演变研究
一、试验设计
二、研究进展
第四节 肥料与施肥技术研究
一、绿肥试验与推广
二、农家肥及菌肥研究分析
三、化肥配方施肥研究及推广
四、作物营养诊断
第五节 旱地土壤肥力培育与节水技术研究
一、旱地土壤肥力培育研究
二、旱地土壤肥力培育及旱作节水技术研究
第六节 土壤研究论著与科研成果
第四章 粮食作物研究
第一节 小麦生产与品种更替要述
一、小麦生产情况
二、主栽品种演变
第二节 小麦引种
第三节 小麦育种
一、地方优良品种培育
第四节 玉米品种选育
一、玉米品种更新换代
二、品种鉴定及选育
三、玉米丰产栽培技术
第五节 玉米机械化及环境友好型生产
一、抗逆耐密高产宜籽粒机收玉米优良品种筛选
二、旱作地膜玉米环境友好型生产技术
三、玉米高产高效农机农艺融合技术
四、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
第六节 高粱研究
一、国家高粱产业技术体系平凉综合试验站
二、种质资源征集与新品种选育
三、技术创新摘要
四、新品种配套技术推广
五、高粱丰产栽培技术
第七节 荞麦研究
一、荞麦新品种选育
二、陇东地区荞麦丰产栽培技术
第八节 小杂粮和豆类研究
一、小杂粮引种与示范推广
二、糜子新品种引种与示范推广
三、豆类作物选育
第九节 小杂粮高效丰产栽培技术研究
一、糜子
二、谷子
三、豌豆
四、芸豆
五、蚕豆
六、扁豆
七、绿豆
第十节 粮食作物研究论著及科研成果
第五章 油料作物研究
第一节 胡麻研究
一、胡麻新品种选育、引进与示范
二、胡麻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
三、胡麻病虫草综合防控技术研究
四、主栽胡麻丰产技术研究
第二节 冬油菜研究
一、冬油菜品种比较试验
二、崆峒区油菜生产基地建设
三、“平油1号”选育
四、冬油菜栽培技术研究
第三节 紫苏研究
一、紫苏新品种选育
二、紫苏轻简化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三、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
第六章 果树栽培研究
第一节 果树栽培概述
第二节 常见果树种类及主栽品种
一、苹果
二、梨
三、山楂
四、杏
五、桃
六、李
七、樱桃
八、葡萄
九、草莓
十、柿子
十一、核桃
十二、枣
第三节 果树新品种引进与丰产栽培
一、苹果
二、草莓
三、葡萄
四、樱桃
五、桃
六、柿子
第四节 苹果矮化自根砧引进及种苗繁殖技术研究
一、矮化自根砧脱毒苹果种苗繁育技术研究
二、M 9-T337矮化自根砧苹果优良品种苗木繁育技术研究
第五节 幼龄果园间作套种及高效栽培模式研究
一、适宜当地幼龄果园间作的马铃薯品种筛选
二、幼龄果园间作马铃薯高效栽培模式研究
三、幼龄果园耕作制度调查及轮作试验研究
四、示范基地建设
第六节 果树栽培论著与科研成果
第七章 蔬菜栽培研究
第一节 蔬菜新品种引进
一、蔬菜种植与研究概述
二、新品种引进
第二节 籽用南瓜良种选育
一、籽用南瓜种质资源研究
二、“平凉大板籽南瓜”选育
三、“平凉雪白籽南瓜”选育
第三节 辣椒新品种选育
一、平椒1、2、3号选育
二、平椒4号选育
三、平椒5号选育
四、平椒6号选育
五、平椒7号选育
六、平椒8号选育
第四节 山药新品种选育
一、“平凉山药”新品种选育
二、平凉山药栽培技术研究
第五节 平凉脆青绿萝卜新品种选育
第六节 白地黄瓜新品系M0706——4选育
第七节 黄豆角新品系1999——1选育
第八节 蔬菜栽培技术研究
一、设施蔬菜栽培技术研究
二、露地蔬菜栽培技术研究
三、特色蔬菜栽培技术
第九节 蔬菜研究论著与科研成果
第八章 草畜科学研究
第一节 畜禽新品种引进
一、良种牛
二、良种羊
三、良种鸡
第二节 牧草新品种引进
一、牧草新品种引进
二、饲用甜菜引种
三、青贮玉米新品种筛选试验与示范
四、引进饲用甜高粱
五、引进饲用小黑麦
第三节 肉牛饲养管理技术研究
一、饲用甜高粱青贮技术及其平凉红牛肥育效果研究
二、饲用小黑麦青贮技术试验研究
三、制定畜禽饲养管理规程
第四节 饲草高效化利用研究
一、平凉少数民族贫困山区农业综合技术开发研究
二、鸡粪饲料化利用研究
三、黄土高原优质牧草高产栽培集成技术研究
四、饲用小黑麦复种青贮玉米一年两作高效种植模式研究
五、陇东旱塬草畜循环农业关键技术与模式应用
六、小尾寒羊产业化发展中应用EM原露技术试验研究
七、全株玉米青贮加工技术
八、玉米秸秆黄贮技术
九、饲用甜高粱青贮加工技术
第五节 草畜研究论著与科研成果
第九章 植物保护研究
第一节 农作物主要病虫害
一、史籍所载病虫害
二、农作物病虫害基本情况调查
第二节 病虫害预测预报
一、马铃薯晚疫病测报
二、黏虫测报
三、北方冬麦区小麦条锈病中、长期预测预报技术
四、陇东小麦条锈病预测预报方法
五、亚麻短纹卷蛾测报
第三节 农作物病害研究
一、小麦红矮病
二、马铃薯晚疫病
三、小麦红穗病
四、小麦条锈病防治
五、小麦条锈菌夏孢子生物捕捉法研究
六、玉米丝黑穗病
七、黄瓜棒孢叶斑病
第四节 农作物虫害研究
一、小麦瘦腹种蝇、青稞穗蝇、麦鞘毛眼水蝇发生规律及防治
二、麦茎叶甲、乌翅麦茎蜂、背刺禾蜡蚧发生与防治
三、草地螟、玉米螟发生规律及防治试验
四、果树害虫综合防治研究
五、南亚寡鬃实蝇生物学特性观察及防治研究
六、胡麻漏油虫防治技术
七、果树蚧壳虫化防技术研究
八、南美斑潜蝇发生规律及防控技术研究
第五节 农作物草、鼠害研究
一、草害研究
二、中华鼢鼠研究
第六节 植物保护研究论著与科研成果
第十章 中药材种植技术研究
第一节 中药材种植历史
一、中药材种植历史
二、中药材资源调查及发展初步规划
第二节 中药材品种引进与培育
一、中草药引进与开发
二、独活新品种引育及种苗繁殖技术研究项目
三、板蓝根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
第三节 优质中药材种植推广
第四节 中药材研究论著
第十一章 实验分析服务
第一节 设施设备
第二节 常规分析方法
第三节 分析与测定
一、土壤磷素分级与测定
二、土壤有机态(水解性)氮素测定
三、土壤酶测定
四、土壤有机碳测定
第四节 实验中心成果简述
第十二章 农业信息技术及项目建设
第一节 项目建设投资
一、资金投入
二、基建项目
第二节 图书档案室建设
一、图书管理
二、档案室建设及制度
第三节 信息化建设
一、网站
二、微信公众号
三、信息宣传报道
四、物联网系统建设(高平试验站)
第十三章 科技成果转化
第一节 农业科学技术宣传普及
第二节 农业科技培训
一、开展大规模科技培训活动
二、依托阵地培训
三、开展“三区”人才培训
四、依托主导产业发展培训
五、项目培训
第三节 新技术推广
第四节 知识产权保护
第十四章 财务管理与基础建设
第一节 财务管理
一、科研投入
二、固定资产
三、财务管理制度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
一、院机关基础设施建设
二、地(市)直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
三、高平试验站基础设施建设
四、崆峒试验站基础设施建设
第十五章 人物
第一节 离休人员
第二节 退休专家
第三节 调离专家
第四节 在职专家
一、正高职称
二、副高职称
第五节 现任领导
附 录
一、集体荣誉一览表
二、获表彰的先进个人名录
三、院(所)专家荣誉称号(以姓氏笔画排序)
四、职工名录
五、计量符号名称表
平凉市农业科学院志部分章节撰稿人名单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