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蚕豆

五、蚕豆

选地、整地 蚕豆易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疏松、土壤理化性状良好、坡度在15℃以下的地块。前茬以禾谷类作物较好。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耕曝晒,熟化土壤,耕后及时耙耱。结合整地一般施磷肥600~750千克/公顷、尿素37.5千克/公顷、钾肥75千克/公顷、钼酸铵3.00~3.75千克/公顷。

播种时间、密度 一般气温稳定通过0℃后2~3天即可播种,也就是冻土层解冻后就可播种。蚕豆种子发芽温度较低,苗期有一定抵抗低温的能力。适期早播可使根系发达,生长旺盛,分枝多,茎秆壮,结荚部位低,产量高。一般墒情下,播深以10~12厘米为宜,如墒情较差可适当深些,好时可浅些,这样才能出苗整齐、健壮有力,播后要耙耱,以防跑墒。蚕豆以保苗1万~1.1万株/亩为宜。密度过大则单株营养面积小,茎秆细弱易于倒伏,落花落荚数增多,产量下降。一般株型高大、分枝性强的品种要求密度较低,反之则较高,在密度大时,株荚数、荚粒数则有所下降。

田间管理 ①摘心打尖。蚕豆生长十分旺盛,应在蚕豆开花至10~12层时及时摘心打尖,控制植株徒长,防止倒伏。摘心打尖应在晴天进行,一般以摘除1.5~2厘米的嫩枝梢或打去1叶1心为适度。覆膜后蚕豆分枝能力较强,一般除主茎外还有1~2个分枝,对生长旺盛的分枝也要进行摘心,方法与主茎相同。②追肥。在苗期和初花期叶面喷施0.2%硼砂+0.2%钼酸铵混合液2~3次,结荚期叶面喷施0.2%硼砂+0.2%钼酸铵+0.5%磷酸二氢钾混合液2~3次,以增加蚕豆结荚率和鲜粒百粒重。现蕾期结合中耕除草施过磷酸钙225~300千克/公顷、尿素37.5千克/公顷、油渣75~150千克/公顷、氯化钾75千克/公顷。③灌溉。蚕豆既不抗旱又不耐涝,土壤水分对蚕豆生长发育影响非常明显,蚕豆全生育期需水2400~3000米3/公顷,相当于3600~4500毫米降雨量,开花前通过中耕松土保墒即可满足对水分的要求,现蕾后必须进行灌溉,在没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当植株进入花期后,加强中耕松土,可达到保墒的目的。④病虫害防治。花荚期是病虫害发生的高峰期,用20%飘甲敌乳油1000倍液防治蚕豆象,5%啶虫脒乳油15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防治蚜虫等病害;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防治蚕豆叶部病害,交替均匀叶面喷雾1~3次。⑤适时收获。一般在豆荚7~8成饱满时即可采摘,采摘时先摘中下部1~3层符合标准的荚果,相隔7~10天后再采摘中上部第3~6层符合标准的荚果,依次类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