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小麦条锈病预测预报方法

四、陇东小麦条锈病预测预报方法

1980—1988年,由平凉地区植保植检站、平凉地区农科所共同完成,项目由宋建臣、栾敖武、常雨龙主持,李冬生、王志奎、李青梅、朱锦业、岳勇、刘文祥、王小峰等参加完成的陇东小麦条锈病预测预报方法,以1980年以来陇东小麦条锈病流行规律和菌源传播关系为基础,综合1949—1987年系统的秋季菌源、气象、小麦品种、春季流行程度等资料进行科学分析研究,总结出了陇东小麦条锈病长、中、短期预测预报方法和数量指标及其与流行程度的关系,确定:长期预报依据秋苗菌源数量及气象条件、综合分析春季流行程度,须于每年11月下旬发布预报;中期预报依据早春菌源特点数量和春季气象因素,在本区条锈菌越冬的年份,结合3月下旬至4月中旬降水量,以及4月中旬至5月下旬降水量,具体分析春季流行程度,于2月下旬至3月上旬发布预报。若本区条锈菌未能越冬,则中期预报的依据是4月上旬病情数量和4月中旬至5月下旬的降水量。预报时间为4月上、中旬;短期测报依据5月初病情数量和5月中旬到下旬的降水量具体分析春季流行程度,于5月上旬发布预报。

此预测预报方法经过3年的实际应用,预报准确率95%以上。特别是对1985年小麦条锈菌特大流行做出了准确的长、中、短期预报,为1985年锈病防治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挽回小麦产量损失4438.226万千克,计2658.14万元。1989年获甘肃省农业厅技术改进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