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推广
新技术推广起步于1949年。
1949—1957年,糜文珏主持的旱塬机械耕作冬小麦丰产栽培技术项目示范229亩,比对照亩增产71.8%。
1965—1968年,在平凉市米家湾大队建起科学试验样板田,粮食亩产由159千克提高到229千克。
1964年平凉专区冬小麦条锈病大面积发生,同年11月4日观察农大90、36号冬小麦试验田锈病感染率30%。翌年4月23至29日推广锈病防治技术。秋播时推广专区农科所育成的平凉1号,引进碧玛4号、平原50、钱交麦等抗锈良种。
1969年育成平凉21号冬小麦,1976年推广面积最大时达到69.8万亩,占平凉全区小麦播种面积的近1/3。因其耐瘠性好、适应性广,在陇东大部分山塬旱地、高寒阴湿山区、西部干旱山区和河谷区,以及宁夏固原等周边地区广为种植。据1975—1983年统计,累计示范推广面积479.22万亩,增产粮食0.62亿千克。
1978年后,选育出冬小麦新品种平凉39号、平凉40号、平凉41号、平凉42号、平凉43号、平凉44号、陇麦079、普冰151、西平1号、陇紫麦1号、陇紫麦2号,玉米杂交种平单731、平单2号、平单3号、平甜1号、自交系平系7号,高粱杂交种平杂4号、平杂6号、平杂8号、平试13、恢复系平恢2号,荞麦新品种平荞1号(甜)、平荞2号(甜)、平荞4号(甜)、平荞5号(甜)、平荞6号(苦)、平荞7号(甜),冬油菜新品种平油1号,辣椒新品种平椒1~8号,绿萝卜平凉脆青等新品种及时推广,得到大面积种植。
1983—2019年研发推广农业新技术近200多项(参见表13-1)。同时,引进推广了小麦机械化栽培集成技术、玉米春秋季覆膜及施肥一体化技术、全膜玉米除草剂应用技术、胡麻膜侧机械化沟播技术、全膜胡麻覆土穴播技术、高粱精量条播技术、高效配套栽培技术、主要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秸秆还田技术、设施蔬菜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幼龄果园套种瓜菜技术、果园覆盖秸秆技术、果园全膜覆盖栽培技术。
表13-1 平凉市农科院研制推广新技术目录

续表

续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