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株玉米青贮[12]加工技术
2017—2020年在泾川首燕牧业养殖有限公司开展了全株玉米青贮加工技术示范推广。技术要点:
青贮窖(池)应建在地势较高、地下水位低、排水条件好、靠近畜舍的地方,主要采用地下式、半地下式和地上式三种方式。青贮窖地面和围墙用混凝土浇筑,墙厚40厘米以上,地面厚10厘米以上。容积大小应根据饲养数量确定,成年牛每头需6~8米3。形状以长方形为宜,高2~3米,窖(池)宽小型3米左右、中型3~8米、大型8~15米,长度一般不小于宽度的2倍。养殖户可因陋就简,采用地面推贮或塑料袋青贮方法,有条件的可采用裹包青贮。
适时收割 全株玉米在玉米籽实乳熟后期至蜡熟期(整株下部有4~5个叶片变成棕色)时刈割最佳。此时收获,干物质含量30%~35%,可消化养分总量较高,效果最好。青贮玉米收获过早,原料含水量过高,籽粒淀粉含量少,糖分浓度低,青贮时易酸败(发臭发黏)。收获过晚,虽然淀粉含量增加,但纤维化程度高,消化率低,且装窖时不易压实,影响青贮质量。
切碎 青贮玉米要及时收运、铡短、装窖,不宜晾晒、堆放过久,以免原料水分蒸发和营养损失。一般采用机械切碎至1~2厘米,不宜过长。
装填压实 每装填30~50厘米厚压实一次,排出空气,为青贮原料创造厌氧发酵条件。一般用四轮、链轨拖拉机来回碾压,边缘部分若机械碾压不到,应人工用脚踩实。青贮原料装填越紧实,空气排出越彻底,质量越好。如果不能一次装满,应立即在原料上盖上塑料薄膜,第二天再继续工作。
密封 青贮原料装填完后,要立即密封。一般应将原料装填至高出窖面50厘米左右,窖顶呈馒头状或屋脊状,用塑料薄膜盖严后,用土覆盖30~50厘米(也可采用轮胎压实)。覆土时要从一端开始,逐渐压到另一端,以排出窖内空气。青贮窖封闭后要确保不漏气、不漏水。如果不及时封窖,会降低青贮饲料品质。
管护 青贮窖封严后,在四周约1米处挖排水沟,以防雨水渗入。多雨地区,可在青贮窖上面搭棚。要经常检查,发现窖顶有破损时,应及时密封压实。
开窖取料 青贮玉米一般贮存40~50天后可开窖取用。取料时用多少取多少,应从一端开启,由上到下垂直切取,不可全面打开或掏洞取料,尽量减小取料横截面,取料后立即盖好。如果中途停喂,间隔较长,必须按原来封窖方法将青贮窖封严。
品质鉴定 标准如表8-1所示。
表8-1 玉米青贮品质标准

全株青贮适宜的含水量为65%~70%。检测时用手紧握青贮料不出水,放开手后能够松散开来,结构松软,不形成块,握过青贮料后手上潮湿但不会有水珠。
饲喂 全株玉米青贮饲料饲喂时应与其他饲草料搭配。经过短期适应后,肉牛一般均喜欢采食。开始饲喂时,由少到多,逐步增加。也可在空腹时先喂青贮饲料,再喂其他饲料,使其逐渐适应。成年牛每天饲喂5~10千克,同时饲喂干草2~3千克。犊牛6月龄以后开始饲喂。
通常采用混合精料+青贮玉米+干秸秆日粮结构,可显著提高饲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