荞麦新品种选育
(一)甘荞1号选育
1986—1989年实施,系甘肃省业农科学院下达,由王宗胜、扶尚文、张建发三人从地方品种“静宁苦荞”的变异单株中经过两轮混合选育而成,原品系代号862。株高98厘米,春播生育期95天,夏播生育期84天。茎秆淡绿色,一级分枝4个,二级分枝10个,株粒重4.5克,千粒重22.0克/升,籽粒黑色。根系发达,吸收水肥能力强,耐旱耐瘠薄,抗倒伏,高抗枯萎病,中抗白粉病。含粗蛋白12.37%、淀粉59.9%、脂肪2.77%、赖氨酸0.52%,出粉率68.1%。适宜甘肃及周边省(区)苦荞麦区种植。
1987—1989年在平凉地区苦荞麦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133.1千克/亩,较静宁苦荞增产23.7%;同期,在第二轮全国苦荞麦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110千克/亩,三年均居第2位。
1990年通过平凉地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2年获甘肃省农业厅技术改进三等奖。
(二)平荞2号选育
1986—1993年实施,系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下达项目,由宋占平、张建发、扶尚文、马振军、陈铎等人从“云南白花荞”的变异单株中经过两轮混合选育而成,原品系号8612。在陇东地区春播生育期为90天,夏播77天,株高86厘米,株型紧凑,叶淡绿色,叶相桃形,白花,有限花序。一级分枝5个,二级分枝6个,株粒重1.71克,千粒重31.4克,籽粒褐色,短棱锥形。籽粒含粗蛋白12.84%、粗脂肪2.76%、淀粉49.16%、赖氨酸0.52%,出粉率73%。高抗叶斑病,中抗枯萎病和霜霉病。

图4-34 平荞2号荞麦
在1990—1992年陇东片甜荞麦区试中,平均产量130千克/亩,较对照品种增产17.5%,居首位;同期,在全国第三轮甜荞麦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68.85千克/亩,增产22.4%,居参试品种第2位。
平凉市5月上旬春播,7月中旬夏播。亩播量3千克,亩留苗5万~6万株。亩施纯氮7.83千克、五氧化二磷.24千克做种肥。
适宜甘肃等省甜荞麦主产区种植。
1994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5年获甘肃省农业厅科技进步三等奖,1996年获平凉地区科技进步三等奖。
(三)平荞5号选育
2006—2008年实施,系甘肃省农牧厅下达,由鲍国军、梁建勇、程小林、王宗胜、张建发、曹亚凤、姚振红、朱晓慧等人从“牡丹荞”的自然变异单株中经过集团选择法多年选育而成,原品系名01-039。夏播复种生育期76天,株高90.5厘米,千粒重30.0克,主茎节数14.5个,一级分枝数5.2个。
在2007—2008年平凉市甜荞麦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130.08千克/亩,较对照品种平荞2号增产11.7%。含粗蛋白128.7克/千克、粗脂肪29.6克/千克、粗淀粉648.0克/千克、芦丁10.5克/千克、赖氨酸8.71克/千克。经田间抗性鉴定,轮纹病、褐斑病病叶率和病情指数均低于对照品种平荞2号。适宜在平凉市种植。

图4-35 平荞5号荞麦
2008年10月通过甘肃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验收,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09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2010年获平凉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甘肃省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
(四)平荞6号选育
2007—2008年实施,系平凉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自列项目,由鲍国军、王宗胜、梁建勇、程小林、张建发、曹亚凤、姚振红、朱晓慧等人从“川荞1号”辐射种子的变异单株中选育而成,原品系代号03-192。株型紧凑,株高110.3厘米;夏播生育期81天;主茎节数15.2个,一级分枝6.2个;茎秆紫绿色,叶片浅绿色,花淡绿色;籽粒长棱锥形,黑色,有腹沟;千粒重26.6克,单株粒重2.60克;含粗蛋白12.71%、粗淀粉55.53%、粗脂肪2.92%、赖氨酸0.89%、芦丁2.88%;抗轮纹病、褐斑病(叶斑病)和霜霉病。适宜在甘肃省平凉市种植。
在2007—2008年平凉市苦荞麦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148.21千克/亩,较对照品种增产14.4%。
2008年10月通过甘肃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验收,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09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是年,获得平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五)平荞7号选育
2010—2012年实施,系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下达的科技创新项目,由鲍国军、王宗胜、王甲玺、曹亚凤、路广平、李文皋、李世勤、张俊英等人选育而成。在2009—2011年国家甜荞麦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85.35千克/亩,增产16.9%;在2011年国家甜荞麦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122.2千克/亩,较对照品种增产50.1%;在平凉市甜荞麦多点试验中平均产量130.8千克/亩,较对照平荞2号增产11.93%;含蛋白质14.4%、黄酮0.4%、脂肪2.1%;生育期67~81天,适宜陇东地区麦后复种;高抗褐斑病(叶斑病)、霜霉病、轮纹病。该品种适宜在内蒙古鄂尔多斯、武川、赤峰,陕西榆林、延安、定边,宁夏固原、盐池,甘肃平凉、定西,西藏拉萨地区种植。
2012年通过国家品种鉴定。2014年获得平凉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甘肃省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2016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图4-36 平荞2号荞麦原种田平荞7号荞麦
(六)荞麦加工原料基地建设
1997—1999年实施,由甘肃省科委下达,平凉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种子公司和天水市种子公司、定西旱农中心等单位联合实施。由王宗胜、林秀峰、马振钧、刘京玉、刘杰英、孙志强、鲍国军、翟晓明、程小林、张如军参与完成。
1999年9月通过甘肃省科委组织的鉴定验收。2000年获平凉地区科技进步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