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麻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
(一)胡麻膜侧沟播机械化栽培技术研究示范
自2011年平凉综合试验站致力于胡麻膜侧沟播机械化栽培技术研究,由王宗胜、陈杰新、祁双桂、张素梅、李幸禄、杨丽、刘杰实施。该技术采取垄上覆膜,沟内种植作物,形成沟垄相间作物种植方式,使小于10毫米的无效降雨通过集流储存到膜下作物根部,转变为有效利用,起到增加局部土壤温度和集雨保水、保肥、增产、增收的作用,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有效地集纳降水,达到节水、增温、保墒和增收效果,同时促进胡麻早熟,躲开7月雨季,提高籽粒收获质量、达到增产目的。技术集中耕耙耱、施肥、起垄、覆膜、播种、镇压机械配套一次性完成种植,操作简单,经济高效,地膜回收简单易行,回收率近100%。节省一次中耕50元/亩,节省种子2.5~3千克、节省成本35~42元,亩增产25.2%~34.6%左右,按亩增30千克油籽180元计,生产成本较当地大田生产亩降低265~272元,实施以来累计在崆峒区草峰镇示范推广该技术22万亩左右,降本增效效果显著。

图5-4 胡麻膜侧种植
(二)残膜胡麻免耕穴播栽培技术研究示范
2011年随着全膜双垄沟播玉米面积的不断扩大,覆膜耕地明显增多,为了更好地利用旧膜,提高地膜利用率,达到一膜多用和节本增效,平凉综合试验站开展了以品种配套、适期早播、合理追肥、病虫防治为重点的一膜多用穴播胡麻栽培技术示范,王宗胜、陈杰新、祁双桂、张素梅、李幸禄、杨丽、刘杰等人通过调查测产考种,掌握了穴播胡麻的效应表现、播种特点、群体特征,完善了该技术要点,使平凉胡麻亩产平均提高17.1%~29.7%,并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应用。
(三)旱地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研究
由王宗胜、陈杰新、祁双桂、张素梅、李幸禄、杨丽、刘杰参与完成的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是在小麦穴播栽培技术基础上进行研发推广,全地面覆盖地膜,具有高效接纳降水抑制无效蒸发消耗、显著提高地温、抑制杂草生长、增加地表光反射等作用。通过秋季覆膜或初春顶凌覆膜,可以有效控制春季土壤水分散失,提高低温,确保早出苗、保全苗。生长期能有效缓解干旱胁迫,促进胡麻分茎,增加单株蒴果数和千粒重,促进胡麻增产,在平凉旱塬区,全膜覆土穴播平均亩产132.3千克,较露地条播亩增产42.8千克,增产率47.8%。自2013年该技术在旱塬区胡麻生产上开始大面积推广应用,至目前累计推广应用6万亩左右。
(四)胡麻水分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研究
为提高胡麻的水分利用效率,平凉综合试验站于2013—2016年连续四年开展测定胡麻水分利用效率试验,全面了解了胡麻全生育过程中对土壤水分的需求规律,并对当地生产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由王宗胜、陈杰新、祁双桂、张素梅、李幸禄、杨丽、刘杰完参与成了此项研究。

图5-5
研究结果表明:在平凉旱塬区胡麻从播种到收获全生育期耗水量平均为361.91毫米。水分利用效率为5.59千克/(公顷·毫米),土壤含水率播前、播后基本上稳定,在胡麻播种前,0~100厘米土层土壤含水率在11.5%~26.67%,其中60~80厘米土层土壤含水率最高,40~60厘米土层最低,80~200厘米土层土壤含水率变化较为稳定。胡麻收获后0~200厘米土层土壤含水率小于播种前,其中20~40厘米土层土壤含水率最高,100~120厘米土层最低,主要是由于胡麻生育后期气温高,蒸发量大,土壤含水量明显降低,变化幅度减小,基本稳定在一定范围内。
表5-2 各生育阶段土壤水分结果分析表

注:耗水量=播前2米土壤贮水量-收获时2米土壤贮水量+生育期降雨量
不同科学施肥方案肥效效应研究 2010—2013年,由王宗胜、陈杰新、祁双桂、张素梅、李幸禄、杨丽、刘杰等开展了胡麻“3414”测土配方施肥试验,采用“3414”设计,最终确定在平凉现有肥力基础上,川水地亩最高产量165.21千克,最大施肥量为氮4.69千克、磷8.3千克、钾7.68千克,氮∶磷∶钾=1∶1.77∶1.64。亩最佳施肥产量162.5千克,最佳施肥量为氮3.46千克、磷3.99千克、钾5.95千克,氮∶磷∶钾=1∶1.15∶1.72。庄浪县旱塬区最佳施肥量纯氮4.06千克/亩、五氧化二磷4.09千克/亩,高钾1.79千克/亩,产量114.9千克/亩。为节本增效种植提供了理论依据。
2014—2016年开展了胡麻钾肥密度互作效应研究,了解了钾肥对胡麻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钾肥和密度互作下最佳种植模式。确定了胡麻钾肥与密度的最佳组合:高钾6千克/亩和50万粒/亩。2017年在崇信、庄浪进行了多点检测,效果明显。2018年进行了多次技术培训,提高了胡麻单产水平。
不同茬口对胡麻经济性状及品质的影响研究 由王宗胜、陈杰新、祁双桂、张素梅、李幸禄、杨丽、刘杰等人通过对本地11种不同前茬对胡麻生长发育、产量、品质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谷茬对胡麻出苗影响严重;荞茬(甜荞、苦荞)、芸介茬口影响后茬胡麻生长发育,植株长势迟缓,叶片发黄,茎秆细弱,生育期延迟,产量降低;油菜茬会降低胡麻的出油率及亚麻酸、硬脂酸和木酚素含量;麦茬与油菜茬相反,能显著提高胡麻油品质。结论:胡麻种植以麦茬最优,其次为高粱茬、玉米茬、谷茬、胡麻茬,荞茬和油菜茬为不适宜种植茬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