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轻简化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二、紫苏轻简化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通过紫苏轻简化高效栽培模式及集成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与示范,总结出紫苏标准化育苗,紫苏地膜覆盖栽培,紫苏春季直播栽培技术,冬油菜茬移栽紫苏,冬小麦茬移栽紫苏五套高效栽培模式及轻简化种植技术。

(一)紫苏育苗技术研究

用户小规模种植提倡苗床育苗,低成本、易管理。规模化种植采用工厂化育苗,标准化管理。培育壮苗,苗龄60天。

1.精细整地 陇东地区春季干旱,土壤墒情差,紫苏种子微小且含油率在45%以上,生产上不易抓全苗。因此,春季直播,抓全苗是关键。秋季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耕,土壤封冻前耙磨整平保墒,为来年播种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翌年开春惊蛰过后,用大马力旋耕机深旋地一遍,肥料随旋地一次施入,达到平、匀、净、细,以增强土壤保墒能力,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

2.冬前播种 紫苏经过低温处理能够提高发芽率,据此进行了冬播试验。2018年11月15日播种,翌年4月20日出苗,出苗率达到96%,成县紫苏亩产量126.6千克,较春播增产2%。克服了春季干旱而难以抓全苗的难题。

3.育苗移栽 苗床选择光照充足、向阳暖和,便于灌溉、施肥、管理的地块做苗床地,搭建小拱棚。苗床畦长5米、宽1.5米、四周做20~25厘米高的垄、面积8米2左右、畦底踏实整平后,撒1层草木灰。

营养土配制。选用肥沃的过筛田园土(0~20厘米耕层)7份、施腐熟农家肥1份,育苗基质2份,加入过磷酸钙1.5千克、尿素0.5千克、辛硫磷颗粒剂500克充分拌匀后营养土就配制好了。严禁用种植紫苏的重茬土、马铃薯土和未腐熟的农家肥。把营养土撒入苗床,苗床做成水平面,用脚踏实以防浇水后产生裂缝,踏实后再平整1次,使苗床保持在同一水平面,浇透水,待水渗完不粘时即可播种。

播种。3月中旬1米2按6~10克用种量撒播种子,育3~4米2可移栽1亩地,种子均匀撒播在苗床上,覆盖1~2厘米厚营养土,覆盖地膜、保墒增温,最后覆盖棚膜,10天左右即可出苗。种子露白时揭去地膜,加强日常管理,根据气温变化及时揭放棚膜,防止温度过高烧苗和土壤湿度过大幼苗徒长。

分苗。为了培育健壮敦实的紫苏幼苗,苗床育苗的最好分苗。苗子长到8厘米左右即可分苗,准备12米2的分苗床,搭建小拱棚,按行株距8厘米×8厘米或10厘米×10厘米分苗,浇缓苗水、覆盖遮阳网,3天后缓苗去掉遮阳网,做好苗期管理工作

炼苗。5月10日前后开始炼苗,头3天白天揭去棚膜,傍晚覆盖,第4天开始露天炼苗,7~8天后起苗移栽定植,起苗前一天浇适量水,第二天用刀把苗床纵横切成6厘米×6厘米的方块,以便于起苗。起苗时尽量少伤根,使幼苗根系多带土,以提高定植苗成活率。

(二)播期与播量

1.春季播种 陇东地区3月下旬至4月初适期早播,亩用种0.2~0.3千克,播种方式有条播和撒播两种方式。水浇地、塬地亩保苗1800株,瘠薄山地亩保苗2600株,即条播行株距60厘米×60厘米,山地50厘米×50厘米,畜力或人工开沟深8~10厘米,将种子拌上细沙,按行遛籽、耙磨平。撒播,畜力浅耕后,种子撒在地表,耙磨整平即可。撒播用种量多,浮籽多,出苗效果不如条播,生产上提倡条播,确保苗全、苗齐、苗壮,播后20天出苗。

2.冬前播种11月15日前后,土壤封冻前播种,翌年4月20日前后出苗。优点易于抓全苗,不利因素是:春季常常发生倒春寒,使幼苗受冻害。

(三)施肥

紫苏耐瘠薄,结合春季旋地亩施尿素20千克,磷酸二铵15千克,7月初追施尿素5~10千克。氮肥、磷肥、氮磷肥料配合施用均能使紫苏增产。亩施纯氮4千克,比不施肥的亩增产9.78千克,增产15.6%;亩施五氧化二磷5千克,比不施肥的亩增产紫苏7.56千克,增产12.1%;亩施纯氮6千克,五氧化二磷4千克为紫苏适宜施肥量。

(四)密度

试验结果表明,中上等地紫苏亩适宜种植密度1800株,瘠薄地2600株。地膜覆盖栽培以1390株/亩为宜。与露地相比株高增加近20厘米,一级有效分枝是露地的3倍多,二级有效分枝是露地的2倍多,总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相差变化不大,而单株产量明显高于露地。

(五)冬油菜(冬小麦)茬移栽复种紫苏

冬油菜移栽紫苏,示范品种为PL-001、16-5-1、陇苏1号、成县苏,亩产量依次为95.8千克、92.5千克、87.9千克和80.3千克。冬小麦茬移栽2个品种,TS-002、PL-001两个品种亩产量依次为59.3千克、71.5千克。移栽复种的紫苏与春季直播比较,成熟期提早5天,株高茎粗明显降低20%,株高小于110厘米,茎粗1.1厘米,分枝变化不大,总穗数减少明显。主穗长度增加20%,大多在22厘米,单蒴籽粒增加10%,籽粒成熟饱满,千粒重增加15%左右。近年市场商品紫苏价格维持在每千克9~10元,春季种植亩产值800~1000元,夏季移栽复种亩产值600~800元,超过一季冬小麦、冬油菜。

①培育壮苗。苗龄60天以上,苗高15厘米左右。

②抢时灭茬、精细整地。前茬作物收后,抢时灭茬整地移栽。

③合理施肥。亩施尿素20千克,普通过磷酸钙50千克。

④合理密植。高肥力地块3300株/亩,行株距50厘米×40厘米,低肥力地行株距40厘米×40厘米,4100株/亩

⑤移栽时间。选择阴天或晴天下午移栽定植。

⑥浇缓苗水。及时浇缓苗水,2~3天后,检查补苗。

(六)茬口安排

春季直播。玉米、高粱、糜谷、豆类为紫苏春季栽培的上等茬口。生产中,普遍认为荞麦茬凉,属于下等茬口,春播作物发苗慢、抓全苗、壮苗比较困难。通过荞麦茬试验,亩施硫酸钾8千克,春季苗全、苗齐、苗壮,与周边老百姓玉米、糜谷茬口相比较,对紫苏生长发育没有不良影响,荞麦茬可以春季种植紫苏。

(七)保水剂试验

以紫苏新品系PL-001作为供试品种,亩施保水剂(甘肃海瑞达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海瑞达保水剂)2千克,亩产量108.8千克,较不施保水剂的对照(亩产量99千克)亩增产9.8千克,增产9.9%。2千克保水剂70元,亩增产9.8千克紫苏产值98元,亩纯收益2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