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油菜研究
2025年10月13日
第二节 冬油菜研究
油菜,古代称芸薹,是平凉仅次于胡麻的油料作物。平凉种植油菜历史久远,考古发现,与庄浪县相邻的秦安大地湾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在约公元前5800—前5000年第一期文化层中有已炭化的油菜籽。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甘肃统计要览》记载的21个油菜种植县(市)中,静宁县69万千克,平凉县5万千克以下。1949年,种植油菜以农家品种为主,单种为主,1年1熟,也有复种、间种、套种、带种和混种的。油菜前茬主要有麦茬、燕麦茬和歇地,以小麦茬较好。1977年,从陕西省引进74-1冬油菜品种,在平凉全地区推广。但在2006年以前,全市全部为普通品种,2007年,平凉全市油菜播种面积15.2万亩,仅占粮食播种面积的3%,平均单产84千克,仅占全国平均单产148千克的56.6%。自2006年实施“平凉市双低冬油菜良种繁育及示范基地建设”项目起,先后引进试验品种60多个,筛选和培育出了一批适宜在平凉市生态条件下种植的冬油菜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