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积土

三、新积土

新积土分布于泾河、黑河、汭河、达溪河、葫芦河、水洛河、庄浪河及其支流两岸和较大的沟道两侧的河漫滩地和山脚前的阶地上。全市分布面积89.69万亩,占平凉地区总土壤面积的5.6%。

(一)剖面特征

剖面一般由耕作层、犁底层,心土层,底土层(砂石层)组成,但是各个层次界限不甚明显。耕作层,厚度20厘米左右,黄色或灰黄色,质地中壤至轻壤,片状或团状结构,植物根系集中,石灰反应中等。犁底层。厚度小于10厘米,色灰黄棕,质地中壤,稍紧,根系多,石灰反应较强。心土层。厚度80厘米左右,黄棕色,质地重壤,块状结构,有霜粉状石灰沉积,根系分布量中等,石灰反应强。底土层(砂石层),厚度一般100厘米,棕色,粒状或块状结构,有霜粉状石灰沉积,少量根系,石灰反应强。

(二)理化性状

表3-4 新积土耕层理化性状数理统计表

(三)农业生产性能

新积土的生产性能大体上分两种情况,对石灰性新积土来说,土层深厚,质地不砂不黏,耕性好,宜耕时间长,加上精心务作熟化度高,保水保肥,供水供肥,抗旱耐涝,有效养分含量高,适种作物广,小麦、玉米、糜谷、高粱及各种蔬菜等均可优质高产。对砂砾质新积土来说,土层薄,中下部有砂砾层,地下水位高。大孔隙饺多,通风透气,水分下渗快,无一定结构,土壤松散,漏水漏肥不耐旱,土温昼夜变化大,宜种花生、瓜类、果树等经济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