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黄绵土
2025年10月13日
二、黄绵土
黄绵土[1]之名,源于群众长期的认土实践。意思就是颜色黄,土性绵。此土类分布于梁峁周围的山地及塬面以下的山地,面积958.41万亩,占平凉地区总土壤面积的59.6%。
(一)剖面特征
黄绵土的成土母质有两种,一种是在新黄土母质(马兰黄土)上发育而成的黄绵土,颗粒组成均匀,颗粒间结合力弱,疏松多孔,粉砂壤质,在外力作用下易形成沟蚀、片蚀及溶洞侵蚀;另一种是在老黄土母质(离石黄土)上发育而成的黄墡土,离石黄土是具有红色条带的黄土层,土层中黏粒含量较高,土质黏重,土性硬且较紧实,似棱柱状或棱块状结构,遇水易产生滑移,形成多种形状的黄土柱。断面中均有明显的碳酸盐沉积,多种大小、形状不同的料姜石分布其中,土壤干时坚硬,遇水呈胶泥状。
(二)理化性状(见下表)
表3-3 黄绵土表层理化性状数理统计表

(三)农业生产性能
生产性能主要是土绵,性暖,发小苗,后劲差,结实率弱,打颗轻。种植作物有小麦、玉米、糜谷、马铃薯、高粱、胡麻等。特别适于耐旱作物生长。一般亩产50多千克,只有肥力较好的黄绵土,小麦常年亩产100千克,最高可达200千克,农业利用主要应搞好水土保持工作,重视平田整地,推广绿肥种植,在增加有机肥料的同时,适当增加氮、磷素化肥的施用,根据地下水位深,气候较干燥的特点,还应做好蓄水保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