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崆峒试验站
2025年10月13日
十三、崆峒试验站
前身为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设置于平凉城北的陇东区试验场(今果园路东),面积144.17亩。后迁址泾滩村(今市农科院址)。1963年称平凉农业试验场,更名为泾滩试验场。1969年划归平凉“五七”干校,年内复归农业学大寨服务站。1971年,平凉地区农科所机关迁址泾滩试验场。
2008年,迁址崆峒区白水镇马莲村,更名为崆峒试验站,占地面积100亩,其中:建筑用地15亩、设施农业用地16亩、露地75亩;建有330多米2办公及宿舍楼一座,库房18间300多米2;75米深水井一口,50千瓦变压器一台;1300米2的自动化光伏日光温室一座,配套全滴灌和喷灌系统。
2015年6月,平凉市编委批复崆峒试验站为平凉市农科院下设科级试验机构。其职责为:承担国家、省、市及农科院高粱、胡麻、小麦、玉米、油菜、苹果、辣椒、山药等粮食作物、蔬菜及果树的试验示范项目,同时也是国家“高粱产业体系”和“胡麻产业体系”综合区域站所在地。
现有人员6名,其中:副高级职称1名,初级职称2名,技术工人3名。
表1-19 崆峒试验站人员一览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