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2016年

1月20日 “一种除草组合物”获国家发明专利。

1月28日 国家胡麻产业技术体系育种研究室主任张建平、胡冠芳研究员和吴兵教授,会同平凉市农科院调研六盘山特困连片区(平凉)农业产业链情况。

2月2日 甘肃省农科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吴建平,副院长李敏权、贺春贵等,调研崆峒试验站工作

2月16日 自育平椒7号、8号新品种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3月29日 平凉市农科院党委召开“双创双争”活动动员大会。

4月13日 甘肃省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国家胡麻产业技术体系草害防控岗位科学家胡冠芳等4名专家,到平凉市农科院检查指导项目研究工作。

6月8日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刘旭院士、中国农科院一级岗位科学家李立会研究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钱永华等10多名专家,在平凉市副市长王学书陪同下考察旱地小麦新品种。

6月12日 平凉市农科院小麦新品种试验示范展示观摩会在崆峒区、灵台县、泾川县、崇信县举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副院长奚亚军、研究员张正茂和市直有关部门、各县(区)农口及种子企业代表80多人参会。

翌日 奚亚军教授做了题为“转基因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学术报告

6月14日 甘肃省农科院副院长马忠明率7名处室和科研所领导,到崆峒、高平试验站检查项目工作。

7月2日 由甘肃省农科院组织,平凉市农科院承办的平凉市无人机喷药控制玉米大斑病前移技术示范现场会在高平试验站召开。省、市农口部门和科研院所的领导、专家、技术人员及乡镇干部、农民代表60多人参会。

7月3至4日 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教授兼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主任Thomas A.Lumpkin、甘肃省农科院杜久元研究员等6名专家,考察崆峒试验站农作物育种基地。

7月6日 国家胡麻体系首席科学家党占海,赴崆峒区草峰镇检查胡麻试验及胡麻综合技术示范区建设情况。

7月15日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贾春红研究员、甘肃省农科院胡冠芳研究员等4名专家,检查指导植物保护研究所科研项目工作。

7月17日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农(林)业局局长肖永贤等8人,到崆峒试验站考察国家胡麻产业体系平凉试验站项目实施情况。

7月17至18日 国家高粱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邹剑秋检查平凉综合试验站高粱生产、示范、品种展示,以及高粱产业体系各项任务与试验情况。

8月1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郝引川教授、敦煌种业集团技术研发部技术人员,调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西北旱塬区增粮增效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陇东旱塬覆膜集雨种植技术与配套农机集成示范项目。

8月11日 甘肃省农科院副院长贺春到崆峒试验站考察国家高粱产业体系平凉试验站实施的各项任务与试验、酿饲兼用型高粱新品种引育及示范推广实施情况。

8月19日 马来西亚中国穆斯林商会会长穆罕穆德·伊斯梅尔·易卜拉欣,马来西亚国际伊斯兰大学国际清真研究与培训学院副院长、景观建筑系注册园艺师拉希迪·奥斯曼,副院长、工程造价学讲师凯瑞斯·塞克林HAS-YUN哈希姆4位专家,考察平凉市农科院实验中心。

8月25至27日 陇东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副教授刘瑞瑞一行5人,到高平、崆峒试验站观摩荞麦育种基地建设和荞麦育种发展情况。

8月31日 甘肃省农科院车宗贤研究员到平凉市农科院做“北方碱性土壤水肥一体化技术与攻略”学术报告。全市120余名农业科技人员聆听。

10月4日 甘肃省农科院主办,平凉市农科院承办的平凉市旱作玉米机械化收割现场会在高平试验站举行。中国农科院作物所研究员、国家玉米产业体系岗位专家、农业部玉米首席专家李少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员、国家玉米产业体系西北区域专家薛吉全、甘肃省农牧厅党组成员、甘肃省农机局局长杜永清、甘肃省农技站站长赵贵宾、甘肃省农机推广站站长安世才、甘肃省农机鉴定站站长张恩贵、甘肃省农科院旱农所所长樊廷录和市直农口部门领导出席。

是月 选举产生平凉市农科所工会第四届委员会。

是年,自育陇麦079小麦新品种通过省科技厅成果登记、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9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是年 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和平凉市农业科学院合作选育而成的普冰151,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和省科技厅成果登记。翌年通过陕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