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后记

编后记

平凉市农业科学院的前身,是诞生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的甘肃省农业改进所陇东区试验场,2019年是其80华诞,翌年是我国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之年。为回顾历史,彰示农业科技工作者的艰苦探索和重大贡献,院领导于2019年初动议编纂《平凉市农业科学院志》。随后,就有关编纂问题征询了相关人员的意见建议,开展了调研工作。2020年7月,提出了编纂篇目。是月28日,成立了由党委书记王合业任主任(2021年3月孙智清接任)、院长张国钰任常务副主任、其他院领导任副主任、科室(站、所、中心)负责人为委员的编纂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并配备了领导和工作人员。先后召开了2次培训会和多次征求意见会,全面开展了资料收集、查实、整理工作。在资料收集和相关人员的多方努力下,于12月上旬完成了资料长编。在此基础上,经过编辑人员夜以继日的工作,以及科室(站、所、中心)负责同志的辛勤修订,于2021年2月上旬完成了编纂初稿的工作。

《平凉市农业科学院志1939—2019》编辑过程中,得到了甘肃省农科院、平凉市地方志办公室、平凉市农业农村局、科技局、林草局、畜牧兽医局、档案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得到了调离领导陈铎、毛文平、席君忠、李森、牛力军、赵宏伟以及退休老专家刘万成、盖生龙、林秀峰、栾敖武、周锁奎、张明玉、李世勤、丁宁平等鼎力相助,使编纂工作不仅紧张有序而且获得了大量翔实而有价值的历史资料,同时,吸收了全院专家和同志们的研究成果,院志办公室工作人员长期加班加点地多方整理、查找史料,从而保证了志书的质量。

《平凉市农业科学院志1939—2019》初稿完成后,院领导班子成员逐章节、逐字句地审阅了书稿,各科室(站、所、中心)负责同志进一步字斟句酌地完善了书稿,提出了很多弥足珍贵的修改意见和建议,我们调整思路,改进办法,对全书做了全面修订。之后,广泛征求了退休老专家、老领导,以及编辑委员会成员的意见,提出了许多极有价值的修改建议,经反复修改,于6月形成送审稿。9月28日,平凉市地方志办公室组织专家和相关人员进行评审,遂批复同意出版。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我们又对全志作了进一步推敲修订、纠正错讹,于11月定稿。在本志编辑过程中,院志办公室工作人员,特别是张兰同志克服困难,任劳任怨,夜以继日地辛勤工作,保证了志书的顺利编纂。在此,谨向上述单位和个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志贵精当,文贵简约,是我们纂修本志中始终追求的目标。尤其编写阶段,属于“慢工出细活”,但由于时间紧迫、历史久远、资料难以查考等原因,论文、成果、奖项、人员等收录不全,加之编者的史识、水平所限,尽管存有生怕谬误流传,贻害于人之心,但遗漏、不足,甚至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有关专家和读者谅解,并批评指正。

编 者

2021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