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新品种选育

一、紫苏新品种选育

2016年,平凉市农科院开始紫苏种质资源征集、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工作。2018年平凉市农业科学院入选甘肃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特色作物产业体系特油岗位,王宏凯被聘为甘肃省特色作物产业体系特油岗位专家,崆峒综合试验站入选团队成员[2]

至2020年底,征集紫苏种质资源152份,筛选创制保存种质材料89份,其中:征集引进72份、新选育品系11个,用秋水仙素化学诱变6份材料。油用76份、观赏3份、抗病2份、高秆晚熟3份、菜用2份、化学诱变3份。选育优质丰产紫苏新品系3个,引进筛选出适宜当地种植的成县苏、陇苏1号两个高产稳产新品种。

(一)选育紫苏新品系

1.紫苏新品系17-24-1

籽粒灰褐色,圆球形,生育期186天,中熟、株高116.2厘米,一级分枝22.6个,主穗长19.9厘米,单蒴果籽粒3.5粒,总穗数234.7个,千粒重5.46克,单株产量49.6克,亩产量124.8千克,亚麻酸含量61.21%,出油率52.6%,株型紧凑,抗逆性强,综合性状好,在多点试验中产量位居第一,适宜于甘肃紫苏主产区平凉、庆阳、天水市种植。

2.紫苏新品系PL-001

该品系全生育期178天,株高131.6厘米,主茎节数14.3个,一二级有效分枝8.3和64.4个,主穗长度15.6厘米,单蒴籽粒数3.5粒,总穗数191.2个,千粒重4.86克,单株产量41.29克,亩产量133.42千克。含油率52.91%,亚麻酸含量59.61%,亚油酸含量12.2%,油酸含量18.33%,株型矮紧凑,分枝性好,综合性状好,稳产高产,适宜于甘肃紫苏主产区平凉、庆阳、天水种植。

3.紫苏新品系16-15-2

茎秆绿色、方形、有凹沟、基部光滑坚硬。叶柄着生处具分枝特性,叶对生,叶片为扩卵形,边缘有锯齿,叶色绿色,叶背绿色稍带浅紫红色。顶生总状花序,花白粉色。籽粒灰褐色,圆球形,全生育期180天,中熟、茎粗1.44厘米,株高129.9厘米,一、二级有效分枝18.3和38.9个,主穗长度18.5厘米,主穗蒴果36.4个,单蒴籽粒平均4.21粒,总穗数165.3个,千粒重5.6克,单株产量50.25克,亩产量143.8千克。株型高矮适宜紧凑,前期生长势强,分枝性好,综合性状好。适宜于平凉、庆阳、天水紫苏主产区示范种植。

(二)引进紫苏新品系

1.陇苏1号 甘肃省农科院选育。2013年通过甘肃省品种认定(甘认苏2013001)。亩产量132.66千克中熟、全生育期179天,株高141.4厘米,主茎节数13.8个,一级有效分枝8.7个,主穗长度15.9厘米,单蒴籽粒数3.3粒,总穗数207.7个,千粒重4.6克,单株产量41.1克,综合性状佳。在平凉等地示范种植3年,稳产、广适性好。

2.成县苏 平凉市农科院于2016年引进,亩产量124.1千克,全生育期180天,株高147.8厘米,主茎节数13.5个,一级有效分枝6.9个,主穗长度14厘米,单蒴籽粒数3.1粒,总穗数221.5个,千粒重5克,单株产量41.7克。示范种植3年,稳产广适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