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 录

版权页

绪论

01 健康是什么?

1.1 从一些悖论说起

1.1.1 罗素悖论

1.1.2 医生悖论

1.1.3 生活悖论

1.1.4 健康悖论

1.2 关于健康身体的最初体验

1.2.1 对健康现象的认知

1.2.2 对健康的认可

1.2.3 对健康的确信

1.3 健康概念的流变

1.4 健康的词源学考释

1.4.1 中国典籍中的健康

1.4.2 西文中的健康

1.4.3 现代话语中的健康

1.5 健康与非健康

1.5.1 健康与非健康的思考基础

1.5.2 健康与非健康的组合因素

1.6 健康的复杂性

1.6.1 健康的内在机制

1.6.2 健康的内在根据

1.6.3 内环境稳态与健康

1.6.5 健康与其内在的反射、反馈机制

1.6.6 健康的复杂性来自功能耦合

02 健康与非健康的辨析

2.1 基于各种感觉的健康

2.1.1 视觉

2.1.2 听觉

2.1.3 冷热觉与痛觉

2.1.4 嗅觉

2.1.5 味觉

2.1.6 位觉

2.1.7 “扭曲”的感觉

2.2 注意不可或缺

2.2.1 注意的不确定性

2.2.2 注意的聚焦作用

2.2.3 注意内涵的多样性

2.3 知觉的作用

2.3.1 简单信息处理

2.3.2 复杂信息处理

2.3.3 健康的“观念”

2.3.4 感知的综合

2.4 算法与健康

2.4.1 从简单算法到生存算法

2.4.2 算法与人的发展

2.4.3 算法与健康

2.5 健康信念

2.5.1 健康信念相对应的物和事

2.5.2 健康信念来源层次

2.5.3 自我是一切活动的推动者

2.6 健康不是非健康的堆积

03 健康的身体基础与心智条件

3.1 身体是环境和心智的中介

3.1.1 身体是各感官的载体

3.1.2 心智通过身体反映环境

3.1.3 看似反常的事例

3.2 心智与身体和环境的互动

3.2.1 心智与体内外信息

3.2.2 心智与身体互动

3.2.3 心智的综合活动

3.2.4 自我与心智

3.3 环境、身体和心智与健康

3.3.1 多样的变化

3.3.2 思考的维度

3.3.3 我们的局限性

3.3.4 心智活动与健康

04 健康的现状

4.1 健康需要参照系

4.1.1 以自然存在为参照

4.1.2 健康需要和谐的人际关系

4.1.3 人通过自然和他人认识自己

4.2 对健康现状的认知

4.2.1 简单类比

4.2.2 神经的无差异编码

4.2.3 神经-体液双闭合环路

4.3 从无限递归到实际经验

4.4 健康与非健康的现状

4.4.1 健康的现状

4.4.2 在健康和健康问题中观察者的地位

4.4.3 经验的重要性

4.4.4 反馈的作用

4.4.5 真实的感受

05 健康的生物学特征

5.1 生物医学对健康的看法

5.1.1 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影响

5.1.2 希波克拉底体液学说

5.1.3 宏观与微观世界的和谐对应

5.1.4 疾病源自具体部位的病变

5.1.5 稳态观的确立

5.1.6 系统控制的作用

5.2 生物学特征的分类及其意义

5.3 描述健康特征的基本立足点

5.4 健康的屏障的完整性

5.4.1 皮肤屏障

5.4.2 呼吸道屏障

5.4.3 肠道屏障

5.4.4 血脑屏障

5.4.5 质膜的完整性

5.4.6 线粒体膜的完整性

5.4.7 核包膜的完整性

5.5 健康的维护

5.5.1 健康的损失及恢复

5.5.2 神经和内分泌机制

5.5.3 昼夜节律和免疫响应

5.5.4 肠道微生物群与健康

5.6 未来展望

06 健康的分化与人的衰老

6.1 健康作为整体

6.1.1 组成整体的各个系统

6.1.2 分析的思路

6.1.3 健康的分化

6.2 生命有机体的简单机制

6.3 健康的综合机制

6.4 衰老的特征

6.4.1 端粒损伤

6.4.2 氧化损伤

6.4.3 细胞DNA损伤

6.4.4 激素水平下降

6.5 衰老的原因

6.5.1 衰老可能受广义因果律支配

6.5.2 衰老可能是量子跳跃式衰减

6.5.3 衰老可能是无限修正的失败

6.6 衰老的表现

6.7 衰老与健康

07 慢性疼痛与健康

7.1 慢性疼痛——无奈的怪圈

7.2 疼痛是伤害性刺激

7.2.1 痛觉的感受部位

7.2.2 痛觉与温度觉相关联

7.2.3 快慢痛觉及其传导纤维

7.3 疼痛机理探索回顾

7.4 引发慢慢疼痛的应激

7.4.1 应激因素

7.4.2 生理性应激

7.4.3 病理性应激

7.5 时间的对称与非对称的矛盾

7.6 远离平衡的耗散结构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