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 希波克拉底体液学说

5.1.2 希波克拉底体液学说

在深入探讨健康以及健康问题的过程中,我们注意到,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通常侧重于病因的识别和对伴随着从健康到疾病的转变过程中的致病机制的阐明,而生物技术和药理学甚至诸多促进健康的方法,则寻求补救措施以延迟或者逆转从健康到疾病或者非健康的转变,这两种过程在促进以健康为目标的行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实,很多健康行为的意义都是围绕它们出现。纵观研究健康的各类工作,尤其在生物医学、社会心理研究中,我们又看到健康是一个积极的多维概念,涉及人的多种特征,即从一个人的能力到正直的性格,又从他的健康到幸福感,健康的内容包罗万象,无所不及,甚至稍不注意,我们就很容易落入泛健康论中。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健康宣言的第一条原则就宣称“健康是一种完全的身体、精神和社会福祉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的状态”,并在1946年6月在纽约举行的国际卫生大会上通过了该宣言,它由61个国家的代表于1946年7月签署,并于1948年开始实行。如今,世界卫生组织这一具有70年历史的经典定义己成为历史性定义,它是希波克拉底及其学派提出的健康定义在西医中的历史开始的里程碑。

古希腊有一位医生,科斯岛的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公元前460—377年),被认为是西方医学之父,是体液学派的创始人。根据该学派的说法,人体被保存在装有四种液体的容器中,即所谓的血液、黏液、黑胆汁和黄胆汁。它们象征着不同性质的物质,而一个人是否健康则取决于这些物质的平衡状态,如果是平衡的,人则健康,反之,人则患有疾病。在希波克拉底学派的概念框架中所谓形式化的健康,是一种哲学-自然主义的幻想,但它仍然保留了相关的、长期的实际后果,就是以上所说的通俗的解释。虽然这种解释过于简单,但为日后的探索打开了方便之门。实际上,由于血液在体液学说中的地位及其特殊的组成,它成为人体唯一可以安全收集并能充分分析的体液,以及在很遥远的过去,放血成为普遍的疾病治疗干预措施,以在人们可能发生某种疾病的情况下希望能够恢复健康。这样看来,多少个世纪以来,在医疗健康领域古希腊古典健康的理论与实践成果一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直到20世纪初,在欧美许多著名的医院中,放血仍然被认为是治疗诸如从肺炎到肺结核等各种疾病的通行的方法,甚至美国开国元勋都未能幸免于放血疗法带来的死亡。所以,不难看出在向病人施行净化和催吐的西方医学传统,也从希波克拉底体液理论中找到了它的概念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