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生物学特征

05 健康的生物学特征

5.1 生物医学对健康的看法

5.2 生物学特征的分类及其意义

5.3 描述健康特征的基本立足点

5.4 健康的屏障的完整性

5.5 健康的维护

5.6 未来展望

大自然讨厌真空。

——亚里士多德

在前面所述各部分中,我们以宏观视角从不同的方面论证健康是心灵的自足与完满状态,也不难看出健康以生存为目的,以当下为着眼点,但对过去的记忆略显模糊,而对将来充满了期待。我们都知道,虽然人们的种种行为都为了当下的适意,但其中总不免有各种算计。这样分析符合我们把心灵、身体和环境区别对待以及在这三个部分中明确地划出两个界限的想法。

相信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验,那就是我们除了会注意自己的身体和身体以外的环境中的事物以及关于它们的信息之外,我们的意识还会不时地沉浸在自己的所思所想中。前者不时地拉我们回到现实之中,而后者使人浮想联翩,甚至回到现实中的我们在头脑清醒的同时似乎有一种消耗的感觉,而自由联想也许把我们的思绪送到遥远的地方。这样做的结果或许会将当下自己的健康状态与毫无来由的原因联系在一起,时而安心,时而沮丧。假使这样分析,不免落入将由感知产生的意义连同感知中的存在一起作为感知的总和来反思的循环之中,但如此反复加工的结果也将健康以及健康问题所隐含的深层事件,更为清楚明白地展现在人们面前。这也许是我们从健康的各个角度讨论其本质,最后得出关于健康概念的必然过程吧。

我们不会武断地说健康是如此,而是批判性地审视得出如此结论的思考过程。因此,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得出了以上健康的模型,希望在实际中以更多的工作来证明它的正确与不正确。如果将这些认知看作是体验自我对自身健康的一种描述,那么我们还需要另一个叙事自我来叙述,即如何认定一些现象作为健康表现的底层运作机制以及我们对健康的认识何以一步一步形成的过程。按照前面的说法,从感性确定性的角度出发,人们能感受到的健康状态并没有各种各样的含义,同样地,与健康相关联的事情也没有多种性状的含义,而我们能感受到的只是那个事情的存在,那就是健康。因为,在某种程度上,就人们所知道的自己的健康状况而言,既不用主观理由,也无须客观原因,就能直接知道自己的健康,只是把自己的体验直接说出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