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6 系统控制的作用

5.1.6 系统控制的作用

坎农的研究在诸多研究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的成果发表后十几年后,控制论创立者诺伯特·维纳(Norbert Wiener,1894—1964)十分重视坎农的研究成果,他将动物身体功能的稳态作为他《控制论》一书中典型的例子提出来,进而给躯体的智慧赋予控制论意义,也大大地影响了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研究,即生理稳态的保持和反馈调节成为那些学科讨论的核心内容。他认为在动物和机器的控制和通信中,反馈是其底层原理,其中负反馈调节尤为重要[10]。维纳看到,一个系统要具备受到干扰后能迅速恢复至原先状态的能力,其关键在于受到负反馈调节机制的控制。

本研究中关于维持机体结构稳定和功能活动稳态的反馈调节方面的论述随处可见,其基本观点出自控制论反馈原理。如果要补充一些内容的话,一个系统要维持其稳态必须有一种装置来测知该系统受到干扰时的状态,这种状态包括了以上所述氧气供应、体温调节、酸碱平衡等各种可测量的指标的值,而且这些指标数值的波动一定处在要维持稳态的恒定值附近,并与其产生一定的差值,这个差值正是系统努力的目标差,正因为这个目标差的存在,才能使效应器工作,使得这个目标差进一步缩小。最终,该系统的状态变量受到干扰之后依然能用这种调节机制恢复目标值,使得系统保持各种变量的稳定,进而带来整体稳定的闭合环路,其外在表现则是一个人的健康状态。

进入20世纪后半叶,一方面,人们对正常细胞和病理细胞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同时为考虑人体亚细胞成分的研究留下充分的空间,生物学和医学研究变得越来越亚微观化和分子化;另一方面,全球对人类健康和患病的重新关注引起了对健康的多方面协同定义。一个准确的例子就是本书中随处介绍的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宣言,它显示出如何不仅考虑身体的生物学特征,还考虑人的心理和社会功能。

令人欣喜的是,医学科学在许多领域取得了爆炸性的发展,诸多新的原创成果导致许多生物医学领域的经典范例发生了变化,其中,关于健康和疾病概念本身的认识论研究逐渐多起来。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概念,也已成为科学和生物伦理学讨论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