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 冷热觉与痛觉

2.1.3 冷热觉与痛觉

另外,热觉和冷觉在温度感觉那里是各自独立的。在人的皮肤上冷感受器明显多于热感受器,作为一种保护机制,倘若冷热刺激的量和强度超出本感受器的感受范围,那么它们自然会转变成痛觉的刺激源,这种转换具有重大的生物学意义。以上各感受器的作用都会集中到触觉之上,以触觉作为最初的引领。因此,我们认为触觉对于人们的生活来说,也是举足轻重的。但是仔细研究也会发现,触觉摸索出来的世界照例不过是形状、体积、软硬和温度等有所差异的感觉要素的集合而己,并且由感或者观成为觉或者念的过程,仍然必须借助于某种武断方能完成。这种武断不外乎一种确信,其根本不外乎我们对物体广延和温度的感知。比如,想一想日常生活中的电视屏幕、地板、菜刀、钢锯以及电钻头等。

各类固体物质的实际硬度千差万别,差异颇大,但触觉所示几无分别。因为其硬度都已经超出了我们所能感知的范围,所以,对于我们的机体来说那些东西都是坚硬无比的。此外,热力学定律告诉我们,作为自然界中独立存在的物质的基本运动形式之一,是由巨大数量的微观粒子诸如分子、原子、电子或点阵粒子等参与的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并伴有频繁碰撞就会产生热。热是物体内部分子不规则运动释放的一种能,物质本身都具备这种特性,哪怕是最松散的气体分子相互碰撞也会产热,给自行车轮胎充气过程中轮胎发热就是明证。这种自然现象到了人体上,人类几十万年甚至几百万年来所发展出来的温度觉把它转化为冷或热的感受且对其加以认知。虽然就此感触本身而言不能不说是知之确切,然而那被武断为冷热的要素若未接触到皮肤究竟会是一种什么东西,受热者对自己已经武断地感受过的遭遇毫无觉察,受冷者也是这样。